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凤舞九歌人 > 第二十二章 暗流

第二十二章 暗流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从思安阁出来。


    小夏子不敢多待一刻,立即按照原路,折回了华阳殿。


    刚踏入殿门口,却见瑛琰在门口侍奉。


    他正在心里纳闷,太后为何又返回?表面却不动声色。


    “皇上刚歇息,太后还在里头呢。”


    见这情形,小夏子立马挤出了满面笑容。


    那腰杆儿,往下弯深了些。


    “多谢姑姑,深夜露重,太后辛苦,想必也乏累,奴才就不便叨。奴才去思安阁宣完旨,施太妃已经领命,还请姑姑代劳转述。”


    瑛琰亦敛眉。


    “有劳,我定会禀报太后。”


    说完,小夏子便朝内殿打了个千儿。


    出门后,他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去,等转过前廊,确定背后无人瞧见,他才停住了脚步。


    四五月的天气,夜晚依旧寒凉,可他拿着拂尘的手心中,却硬是捏出了一把冷汗。


    更深夜重,太后为何还在华阳殿?


    古有女后称帝……难道……


    那念头在脑海中一闪即逝。


    只一刹间,他随即摇摇头,在心里否定了这个可怕的想法。


    虎毒不食子……况且太后与自家主子之间,关系一向不错。


    踟蹰半晌,进退两难。


    “唉!可愁死咱家!”


    “这只要一步踏错,可都是死罪……”


    时间缓缓流逝,趁着夜色无人,小夏子稍微用功,腾空跃上房檐,悄悄儿地又潜了回去,躲在华阳殿外的角落处。


    直到四更时分,隐后才带着几个宫人离开。


    ……


    第二日清早。


    夜色微明,阖宫阒寂。


    施太妃梳洗完毕,绛珠服侍着,粉面薄施,又换上礼制盛装,头上梳了鸾凤凌云髻,戴着千叶攒金海棠首饰,红翡翠滴珠耳环光彩照人。


    细细看去,在她的手腕上,戴着一串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这是瑶光出生时,殷帝从南越送来的贺礼。


    那会儿,他还是一名皇子。


    一个在风霜雪雨中,摸滚带爬的小皇子。


    “弄瓦玉娇,长青静好。”


    这是他对瑶光的寄语。


    事情发展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她只想奋力一搏!


    “当年之恩,但愿你还记得。”


    一路仓促,行至华阳宫外。


    她站在殿门口,席地而跪,冷硬的地砖上,传来阵阵寒凉,眼中却有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


    “这……”


    殿外的侍卫左右惊疑,面面相觑。


    他们是太后的棋子,肩负着保护、监视的双重作用,但昨晚同伴的下场,却给这群人敲响了警钟。


    一声声惨死的闷声,犹如响在耳边。


    “杀!”


    有人拿了帝王手令,清洗华阳宫。


    夜黑风高,黑衣人飞檐走壁,刀剑闪烁,寒光泠泠。


    负隅顽抗者,全都静悄悄地消失了,如同飘飞的柳絮,雁过无痕,不留一缕蛛丝马迹。


    这是一场屠戮!


    空气中,还浮荡着隐隐的血腥味儿。


    这夜色下猝然发动的清洗,只为了让他们知道,帝王,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子!


    “娘娘请慢等……”


    天空中响起隐隐的雷声。


    小夏子守在外殿,一宿未眠,眼下一团乌青,神情十分疲惫。


    “夏公公!”


    侍卫来禀。


    他惊魂甫定,面对这样的事儿,亦拿不定主意,只隔着门缝儿瞧了一眼,心下十分为难。


    就在昨晚,他执行殷帝的命令,斩护卫,擒首领,控制了整个华阳宫。


    为着自家主子,他已经得罪了太后。


    “今日又……”


    “天杀的,这可都是什么事儿啊!”


    眼见半个时辰过去,小夏子心底慌张,连连跺脚。


    “太妃莫怪,咱们这些做奴才的,身不由己。不知太妃来意,不敢给您通报,况且皇上龙体抱恙,太后下旨,除了太医与朝堂大臣外,一律不得觐见。”


    他半弯着腰儿,眼睛水汲汲的。


    “您这不是要奴才的命吗……”


    “这……这就是杀了奴才,我也不敢放您进去啊!”


    施太妃不为所动,目色坚毅。


    “夏公公不必忧心,本宫都明白,不想要为难公公。襄阳公主和亲,是为大殷,身为大殷公主,衣食皆受百姓供奉,所行皆是皇恩浩荡。”


    她犹自镇静从容,语气沉稳。


    句句铿锵,掷地有声。


    “若能为天下黎民尽力,化干戈为玉帛,两国从此不再恶战,使得天下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皇上不再忧心,那是公主不可多得的福气!”


    顿了顿,她的眼中含着泪花。


    “只是身而为母,公主从小在本宫的身边长大,如今要远嫁北境,遇事难免言行不当之处,唯恐伤害两国情谊。”


    “所以……”


    “本宫想请求皇上,允许本宫作为养母妃陪嫁,一来可约束公主,二来可游说北境王,三来可通悉北境风土人情气候饮食等诸多,未来若两国开边境互贸,也可有所助益!”


    她再拜下去,痛哭流涕。


    “本宫深望大殷,永世繁荣昌盛!”


    一番话说完,凄然中不失风范,闻者不免动容。


    这是一场赌注,只有她自己知道。赢,或输……


    殷帝已经醒来。


    纵使病痛,昨晚发生的一切,已经让他惊悸不已,再也不敢进入睡梦。


    他整宿难眠。


    做梦也没想到,母后为了一己私欲,竟然敢大逆不道,企图控制他!这个皇位,是她替他谋得,而如今,她却想要拿回去!


    “怎么办?父皇……儿臣该怎么办?”


    家国悌孝,如何才能两全?


    “小夏子!”


    听得殿内的传唤,外头的人急急入殿。


    “皇上,您吩咐?”


    他抿了一口茶水,声音如裂帛般嘶哑,像是从喉咙中挤出来般。


    “外头的话,朕都听见了。”


    被看穿私心,小夏子一股脑地跪下,声音在抖动。


    “奴才……有罪!”


    殷帝看了他一眼,不置一词。


    “罢了!”


    “覆水难收,圣旨已下,君无戏言。你让太妃回去,告诉她,她方才所说的事情,朕……允了,襄阳的陪嫁,按照国礼置办。”


    还想再说什么,胸口处却忽地抽疼。


    “就这些,你去吧。”


    太妃得话后,直身叩头,朝他的殿内拜了三拜。


    “谢皇上隆恩!”


    她果然没有看错人……


    强撑着酸痛的双膝,掌着绛珠的手,回了思安阁。


    刚入宫时,思安阁众人都得了信儿,齐齐地跪在殿中央。


    “多谢主子为奴婢筹谋,奴婢们感激不尽!”


    “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这也是应当的,快起来吧!”


    “归遣的日子可定了?”


    绛珠立即上前回话。


    “未曾,内廷的人送来看,也就在这一两日了。”


    “此次一别,终身难再见。散尽本宫的体己,好生安顿她们。”


    那些宫人听完,止不住地伤心落泪,又谢了恩典,由绛珠领着出去了。


    太妃正半躺在美人榻上打盹,趁机眯个回笼。


    “如今,娘娘打算怎么办?”


    “一切妥当,本宫再无他求。”


    她的身上盖了一床妃色攒线花毯,榻上的热茶还没动。左边花几的美人觚内,又换了几样新鲜花枝,修剪得高低错落,赏心悦目很是应景。


    白驹过隙,日光匆匆。


    眨眼间,一日竟又过去了。


    傍晚时分,绛珠疾步走进来,神色紧张,贴在她的身边耳语了几句。


    “什么?”


    她目光惊异,手里蜜合色的璎珞,乍时颤然掉落!


    来不及整理仪态,施太妃踉跄着迎了出来。


    殿门关得严严实实。


    外殿的太妃椅上,赫然坐着一个人,只是寻常宫女打扮。


    兴许是夜里有风,她用清白的连襟绒套子盖着头,遮住了额边,在烛光的照射下,投出一块暗影。


    左边的茶案上,还放着一盏金莲凌月宫灯。


    施太妃几乎丧失了理智。


    她一路迈着疾步,小跑了过去,眼中激动又喜悦,到了那人跟前,“咚”往地上一跪,泪水汩汩流下。


    “奴婢……见过娘娘!”


    “快,快请起。”


    座上人扶起她,言语温和。


    “你也是一宫之主,况且还守着公主,如今又封了太妃,怎么禁得起给我行这么大的礼?只管坐着,咱们好好说会儿话。”


    说到这里,那“宫人”这才脱了披风,取下套子。


    却是静太妃!


    绛珠本是静太妃身边伺候的人,今日又见旧主,也禁不止抹泪儿。


    她打了手巾帕子,让两位太妃润了手。


    “外殿夜里鼓着风,难免寒凉,两位娘娘不如去内殿休息,暖暖身子,说话也方便。”


    “正是。”


    施太妃欣喜异常,这才反应过来。


    “看我,都糊涂了!娘娘快里面请!”


    知道主子素爱花茶,便沏了一壶“女儿环”泡上。


    昔日的主仆,难得一见,也顾不得许多虚礼,只管说笑着。


    开诚布公,真情实意。


    二人时而泪流不止,时而颦笑阵阵,谈人生,说天下,状态百出,感慨万千。


    绛珠在一旁伺候着。


    “我今早已得了消息,便知道你要去求,你果真去了,只是可怜瑶光,要远赴万里去那风寒之地!”


    二人执手相看,心意相通。


    “娘娘明白我,我不喜这荣华富贵,却独独不能忍受骨肉分离。如今瑶儿要去和亲,我若不跟随一起,那要比杀了我还折磨!”


    “我早在心中就打定了主意,只要我在一日,必然不叫她孤寡而活。”


    静太妃点头不语。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天下多少骨肉分离?”


    她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触动情肠。


    “只是这阔别家乡,北境荒寒,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说得很实在,公主还小,北境国王新帝登基,其中的难处,料你也能猜得一二。”


    谈起这个,施太妃垂首沉默。


    好一会儿,空气中才发出幽微的叹息。


    “我只恨自己无能,没法儿保全她!”


    “是因为我才连累你,终究是我害了你……当年若非让你侍奉先帝,诞下孩子,又怎能被她嫉恨?”


    想起曾经的抉择,静太妃十分懊悔。


    “不……主子,是我愿意……”


    “如今她高高在上,权柄通天,你我做再多也是无益。我既然没法子改变,就只能多帮衬你些。说句心里话……”


    她忽然压低了声音。


    “若是你母子相好,远离了这吃人的是非之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施太妃神情动容。


    “娘娘说得正是!只是一己之身尚不足,我如今……只操心稚子年幼。”


    此话一出,对方却转颜一笑。


    “所以,我赶着救你来了!”


    她目光一沉,施太妃立即会意。


    绛珠十分有眼力劲,便自觉地退了出去。


    见四周无人,静太妃正色道:


    “碧荞,你记住,不到万不得已,此事万万不可透露给第三个人,否则你我的命,休矣。”


    “娘娘放心,奴婢……我定能守住。”


    天空中巨雷滚滚,隆隆的声音,如同车轮碾压过石桥。


    一阵风吹进来,烛光摇曳。


    “我幼年做公主时,我朝和北境国亦有往来,年年互通使臣。”


    她卸下了惊悸,脸上有股从未有过的平静,仿佛带着光芒。


    “那年我十五岁,北境国来的使者是个小王,生得眉眼清明,目光熙朗,不很白嫩俊俏,却有男儿的铿锵之气,我……我当时便留了意。”


    说起往事,静太妃脸颊上红意浮现,漫过耳垂。


    此时此景,别有一番迤逦风光。


    “他不懂得这大梁礼仪,只当我是寻常宫人,那日醉酒,便要我过去伴他说话……”


    想起多年前相逢的场景,静太妃记忆犹新。


    嘴角之处,笑意浮现,直入心底。


    “我暴露身份后,他竟然……去向父皇上书,要求娶我做他的王妃……”


    “那后来?”


    她眼中的光亮,忽然暗了下去。


    “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父皇母后被杀,我失了身,两国从此交恶。”


    “他临走时,托人给我带了一封信,如若我要赴北境,亦或有困难之处,只管找他。可这远隔千山,鸿雁传书也难。”


    “我朝覆灭后,他来寻我,只是事情发生得太快,等他风尘仆仆赶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大殷,我成为先帝的静妃,哪里还有脸面再见他?”


    情到深处,静太妃又淌下泪来。


    年轻时候的抱憾,终究让人难以释怀。


    即便已经过去很多年。


    见对方亦跟着伤怀,她忙擦拭了眼泪,破涕为笑。


    “这些年,他年年托人带信来,我都不敢回,但真心却无疑。你和公主到了北境,异国他乡难免掣肘,要是有了什么难处,就打开这个香囊,拿着里面的东西去找他,他会帮你们。”


    说着,她从袖中解出一个青莲色锦缎香囊来,郑重地交给施太妃。


    殿外雷声已停,沙沙的雨声响漫过天际。


    又是一场漫夜的小雨。


    “这……这果真是……雪中送炭……”


    施太妃立即站起身来,郑重地拜倒在地。


    “娘娘大恩,碧荞没齿难忘!”


    “你我有缘,这么多年的情分,这点也是应当,要是没这段孽缘在,哪怕我想做什么,也是有心无力。”


    “奴婢……”


    “我要你答应过一件事。”


    下跪之人目光笃诚。


    “娘娘请说,奴婢必定竭尽全力。”


    “不……”,对方笑笑,摆摆手,“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儿,只是……若是我以后能得机会,可否借你的顺水,推一推?”


    “这是应当的!”


    二人又深聊了一会儿,看天时,已经月近四更。


    静太妃装束如来时。


    一盏宫灯明明灭灭,消失在了黑夜之中。</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