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826章 战事开启

第826章 战事开启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第826章 战事开启


    三个月后,长安城太极宫。


    承庆殿.


    几名核心重臣正在商议军情,坐在上首的李世民将一封军情奏报丢在案上,脸色凝重的说道:“营州都督薛万淑来报,颉利携二十万大军南下,已到达辽河一线。”


    几位重臣心里一紧.


    长孙无忌先是说道:“自贞观四年定襄之战后,颉利忙于收拾残局,已经有五年没有南下过了,我大唐现在只有河北一道与突厥接壤,莫非颉利要从河北道进攻我大唐?”


    从长孙无忌脱口而出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在大唐君臣心中,也没有将漠南的阿史那云部族与漠北的葜必部当成自己的一部份,实际上颉利与漠南大都督府和漠北大都督府离得更近,入侵也更加方便。


    虽然这些草原部族名义上是归属大唐,实际上朝庭对其并无管理权,现在也只是把那些人当成自己的外围势力,用以做为制衡草原,缓冲颉利的力量。


    从侧面也能看出来,大唐并没有能真正的消化已经打下来的草原地盘。


    其他几人都是关注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缓缓的摇了摇头:“根据薛万淑的汇报来看,颉利这次不是冲着我大唐来的,而是为了攻打高句丽。”


    “此次突厥南下,颉利一共动用了二十万骑兵,分成两部。一部五万人,由右贤王带领,进驻辽河以西的怀远一带,并在怀远城外的辽河北岸扎下营盘,与营州隔水相恃。”


    “颉利本人的大纛也出现在怀远的营中。”


    “另一部十五万大军,由左贤王施罗叠带领,向高句丽的东北方沿线一系列边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高句丽北疆防线城池虽然坚固,但大多都是在西部和我大唐接壤一线,在东部并没有什么大的城池,此次突厥又是从东线进攻,是以势如破竹。”


    “十天就拿下了十多个城池,打入了高句丽腹地。”


    “高句丽使者已经到了鸿胪寺,急着向我大唐求援,使者说高句丽是我大唐的藩属,希望我大唐能出兵,牵制突厥,缓解他们本国所受到的压力。”


    “大家议一议,对于颉利的南侵,我们该持什么态度,对于高句丽的求援,我们又该怎么答复?”


    介结完了情况,李世民让众臣们商量。


    岑文本首先说道:“陛下,高句丽自从隋末以来,就和我们中原是死仇了,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而突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两个狗咬狗,我们正好坐壁上观。”


    “有道是两虎相争,大虎伤,小虎死,都对我们大唐有好处。”


    “再说了,我们大唐现在正在改革内政的关键期,臣不建议干涉他们两国的战事。”


    萧禹也是点了点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高句丽一向蔑视我大唐,虽然在武德年间,受过太上皇的敕封,可他们从来都没当回事儿,也没有来朝供过。”


    “也就是贞观四年,我大唐大败颉利之后,摄于我们的威势,高句丽才派了使者前来摆摆样子。”


    “严格来说,高句丽和我大唐并没有关系,臣也不建议出兵。”


    “两家有血海深仇,若是真的出兵,也是去攻打他们,万万没有去营救他们的道理。”


    坐在左首第一位的房玄龄却是摇了摇头,一脸忧虑的说道:“各位别忘了,高句丽与我大唐接壤,虽然长期与我敌对,但毕竟实力弱小,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若是颉利拿下了高句丽,就等于将手伸到了东北,随时可以发起对我大唐河北道的攻击。”


    “那时候恐怕更麻烦,所以我建议,还是要干涉一下,不能让颉利吞并高句丽。”


    岑文本笑了笑:“房大人说笑了,颉利是草原狼,以前年年入侵我大唐,也不过是为了掠夺人口,抢劫财富。如今我大唐国力强盛,颉利龟缩于草原东部。”


    “无论南边还是西边,都是我大唐的地盘。”


    “他只有攻打高句丽,来补充自己的不足,抢掠一番就会离去,不会在高句丽长待的。”


    长孙无忌也是点头认可:“是啊,皇上,颉利扰边这也是常事,如今他没有侵略我们大唐,而是找上了高句丽。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让他们削弱一下高句丽。”


    “高句丽才能向我们大唐做出更多的让步,为以后我们腾出手收拾他们减轻负担。”


    大唐君臣们在对待高句丽的问题上,都有共识,那就是早晚必灭之。


    之前是忙于对付最大的敌人突厥,颉利失败后,又忙于内政改革,,这才暂时容忍其存在。


    一旦大唐形势稳下来,是一定要征伐高句丽的,毕竟唐继隋制,李渊是接受禅让这才当上的皇帝,那么隋朝的遗恨自然也落到了大唐的身上,大唐现在多半的臣民们都经历过那个耻辱的时代。


    攻打高句丽也是收服民心、扩大疆域之举,于公于私,李世民都要接过这个使命的。


    眼见大部份臣子提起高句丽都是恨咬牙切齿,都不赞同出兵,李世民也是缓缓点了点头,他内心也是这么看的,颉利和高句丽相互消耗,对大唐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好吧,即然这样,那我们就先看看再说”


    辽东城!


    城池高大,城墙坚固,是高句丽北部最重要的一个边防重镇。


    施罗叠三天前带领十万大军来到这里,稍做劝降,就发起了对辽东城的攻击。


    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战争已进入白热化,双方你争我夺。


    城墙上布满了血污和豁口,城剁上插满了箭矢,城池下到处是残肢断臂,尸体铺满了一地,鲜血浸满了战场,城门口东倒西歪的攻城梯和撞城锤被城上倾倒下的火油吞噬。


    一大群身上粘着火油,被火焰肆略燃烧的突厥兵士,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凄厉惨叫,在地上打滚。


    残酷的场景如同修罗地狱,让人不寒而栗。


    在出兵前,颉利通过联姻,安抚了右贤王,完成了上层权力的稳定和出兵动员,然后自己亲自坐镇辽河北岸右贤王的营中,将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全都留给了施罗叠。


    这也是施罗叠首次独立指挥这么大的战役。


    在出兵的前一天,颉利和施罗叠这一对父子,已经就可汗的权力交接,进行了坦诚的沟通。施罗叠是颉利独子,没有其他子嗣和他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施罗叠就可以做稳汗位。


    在军事上的建数是施罗叠最大的短板,若是没有巨大的功勋,就算做上汗位,也不会让人心服的。


    就算李言不争,还有一群能征善战的部族头领们。


    所以,此次战役许胜不放败,颉利将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调给了施罗叠,让施罗叠一定要打一个漂亮的胜伏,以此来告诉突厥汗国的所有人,自己是能胜任可汗之位,能带领大家都向辉煌的。


    施罗叠早已下定决心,要在这次战役中大放光彩,打下三韩之地,竖立自己在突厥汗国中的威望,为将来接任可汗之位扫平障碍。


    一连十多天,打下十个多城池,施罗叠信心倍增。


    眼前的辽东城,就是高句丽北方的核心重镇,只要攻克下来,就能进入高句丽的腹地。


    经过前面几天的试探,施罗叠和麾下大将们已经试探出了辽东城的虚实,今天调集了重兵,要一鼓做气,拿下此城。


    谁知辽东城似乎也隐藏了实力似的,在关键时刻,竟然从城内补充了无数的后备力量,将险险就要被攻破的城池重新稳固了下来,一些通过攻城梯登上城楼的兵士也被围杀。


    随后,无尽的火油,铺天盖地的往城下浇来,无数从房子上拆下的砖石梁木,像雨点般落下,将突厥人的攻势彻底瓦解,人命像烈日下水蒸气一样在双方的厮杀中迅速泯灭。


    短短一个白天,死伤就达五千余人。


    十个千人队马不停歇,轮流攻击,虽然给辽东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己方的折损也是非常巨大的。


    立于指挥台上的施罗叠暴跳如雷,恨的咬牙切齿,愤怒看着远处的城头,眼中射出浓浓的杀气。


    哪怕死伤惨重,战损在不断扩大,施罗叠依然不断的下达一道道催促进兵的命令。


    前队被打残,失去战斗力后,马上撤到后方。


    然后调来生力军,一拨一拨的往城头上冲去,稀少的几辆撞城锤被烧了之后,就扛着竹子制成的梯子,不要命往城头攀爬。


    稍有犹豫胆怯退缩者,就被后面的执法队无情斩杀。


    施罗叠现在已经顾不上战损了,死多少人他不在意,他要的是辽东城,要的是功勋。


    草原上的最大障碍右贤王,已经被自己的父汗用妹妹给解决了,然后又给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和舞台,剩下的就需要自己做了。


    眼前的城池已然成为他蹬上可汗之位最大的拦路虎,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将之拿下来,对于顽固的高句丽土着,施罗叠恨之入骨,早已在心中做出了攻下此城,必尽屠之的决定。


    “左贤王,不能再这么打了,弟兄弟损失惨重啊!”一名头戴虎皮毡帽的将领看着城下惨状,有些心疼的说道。


    另一名身材墩实如同铁塔般的汉子,也是忧虑的劝道:“左贤王,我们进兵太快,攻城器具又不足,这样纯粹是在拿兄弟们的命去填。”


    “之前攻占的城池中有不少前隋留下的投石机和床弩,不如催促他们尽快运过来,这些东西才是坚城的克星,等到东西到齐,我们再攻击,必能一鼓而下。”


    “是啊,左贤王,才刚刚入冬,时间还有得是,不急于一时.”围扰在施罗叠身边的十多员战将纷纷劝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