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上班,李平安就开起了工作例会,会议上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制定了接下来的生产计划。
为的就是在即将来临或者已经来临的天灾人祸做出一些准备。
与此同时,他一直还利用在岛国和香江的关系不断朝着内地调集物资。
除了明面上的准备工作,暗地里他还利用零元购手段,蚂蚁搬家一般的将外国的物资往国内输送。
对于这场波及全国的灾难,他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做了就不会后悔。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李平安正思索着,就听见敲门的声音,接着进来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好大哥李怀德。
“老弟,我找你有事……”
作为红星轧钢厂的李副厂长,他这段时间可谓过得很滋润,只是前两天有事找上了门。
红星轧钢厂计划要购置一条新的轧钢生产线,所需要的外汇有些不够,唯一的办法就是四处化缘。
原本他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凭借他的人脉关系和老丈人的实力,这绝对不是问题。
只是工作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昨天想起来已经晚了,只能过来寻求帮助。
“李哥,这外汇都是上面统一管理的,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
全国一盘棋,外汇方面都由外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单位只能申请。
李怀德也是一脸愁容,他来之前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试试。
因为在他心里,李平安总是会给他带来希望,三番五次下来,他已经深信不疑了。
“那算了吧,我再想想办法……”
正当他要走,李平安把他拉住,指了指电话说道:
“我打电话问问,不一定能办到,还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就在李怀德期盼的目光中,李平安拨打起了电话。
等他把电话挂了,这才笑着说道:“可以了,领导同意将方便面厂赚取的外汇划拨到红星轧钢厂,明天就能收到了。”
李怀德大喜,要不是现在还在上班时间,恨不得找个地方好好喝一杯。
看看,还是老弟最厉害!
对于李怀德来说,李平安送这样一个大礼自然也就成为他的进身之阶。
有了定心丸,他也不再着急忙慌的回去了,而是呆在办公室里两人闲聊了起来。
“老弟,听说没?南边有几个省都受灾了……”
“我听说了,我有个朋友就是徽省的,听说有的村子闹饥荒……”
自从跟苏曼聊完天后,李平安就在一直思考这次灾难形成的原因。
一直以来,有许多人都错误地以为是大跃进办食堂造成的饥荒。
其实,这只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根本不足以导致后来发生的饥荒。
困难时期的饥荒也并不是一下子突然出现的,是在1959年初才开始露出苗头的。
由于浮夸风、放卫星的影响,在1959年夏季收获后,全国普遍出现瞒报产量、私分粮食的事情。
而这时才是饥荒出现的真正时间。
在最开始有地方因饥饿而患了浮肿病的人,上面采取紧急措施,用军车调粮给断粮地方的群众。
造成1959年开春后的粮食紧张和后来的大饥荒,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1958年很多粮食没有收上来。
丰产不丰收,农村很多壮劳力都去大炼钢铁,很多庄稼都烂在地里。
其二就是遭遇了自然灾害,北方大旱、南方水涝灾害不断,造成粮食减产甚至没产出。
其三就是“浮夸风”。
瞎报、瞒报粮食产量确实是造成困难时期饥荒的主要人为原因。
产量报高了,征购就多了,最后连带种子粮全部交征还不够。
而且发生饥荒的主要年份是1960年,到1961年才有所缓解。
城市居民口粮标准一降再降,只能靠囤积的土豆萝卜白菜过活。
副食、肉类、豆制品更是捉襟见肘,就连豆制品加工厂里的豆渣都成了抢手货。
为了一大家的口粮,许多人天不亮就跑到豆制品厂排队领号,为的是维持生计。
把排队买来的一小包豆腐渣掺些土豆萝卜或者白菜,放进锅里用白水一煮,撒把盐盛出来就是一家人的主食。
许多人边吃边感叹:这豆腐渣都是喂牲口的啊!
(ps.由于安全审核问题,很多情节需要大修改,也算长了教训……尽快安排完本,然后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