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小情敌 > 第32页

第32页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于是家里人倾巢出动,到处搜寻好学校,网上找,向熟人朋友打听,还一家一家挨个去看,像搞科研一样。好在美国的学校都很热情,哪怕是那种生源很充足,新生需要排队的学校,接待人员仍然很热情。


    看遍了方圆几十英里内的pre—k之后,全家一致决定去一家私立的,虽然贵一些,也远一些,但学校的硬体软体都看着不错,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不大,平均分配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就多一些。


    但那家学校比较远,又是私立的,得自己接送,这个任务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爷爷肩上。爷爷对孙子说:“宝宝,你想上学,就是为了坐黄车车,但是这个学校没黄车车坐呢,你还上不上?”


    “上!”


    “你为什么这么想上学呢?”


    黄米同学答不上来。


    爷爷问:“是不是因为学校里有很多人玩?”


    “嗯。”


    爷爷好不伤心:“但是在家里有爷爷陪你玩啊!你更喜欢跟小朋友玩?”


    “嗯。”


    爷爷益发伤心了,对奶奶感慨说:“唉,小孩子的心啊,真是笼络不住,你再怎么巴心巴肝陪他玩,他还是喜欢跟自己同龄的小伙伴玩。”


    奶奶嘲笑爷爷:“你呀,七老八十的了,怎么还像毛头小伙子一样,动不动就失恋了似的。”


    爷爷有点不好意思:“哪里是什么失恋?我是怕他跟我这种老傢伙玩惯了,到学校跟般般大的小孩玩不上。”


    “那不是更应该送他去学校吗?”


    “道理当然是这样。”


    老妈开玩笑地对黄米说:“宝宝,你去上学了,爷爷没人陪他玩了,要是爷爷哭起来怎么办呢?”


    黄米很体贴地说:“我晚上和爷爷玩。”然后跑去安慰爷爷,“我晚上和你玩。”


    爷爷夸张地说:“哎呀,多谢了,多谢了,你老人家白天忙着上学,晚上还要陪爷爷玩,好辛苦哦。”


    黄米知道这个“你老人家”一般是用来讽刺人的,但他不明白爷爷这句话的讽刺点在何处,只交待说:“你等我。”


    黄米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可把家里人兴奋坏了,个个都睡不着,黄米自己也睡不着。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除妹妹还在酣睡之外,其他人都起了床。那天老爸老妈本来都准备请假送儿子上学的,但奶奶坚决不同意,说不用这么兴师动众,越兴师动众,孩子越难适应学校生活。没办法,老爸老妈只好开车护驾了一段路,然后忐忑不安地上班去了。


    估摸着爷爷已经把黄米送学校去了,老爸老妈赶快给爷爷打电话:“怎么样?他哭了没有?”


    “没有。”


    “一点都没哭?”


    “没有。”


    “你离开的时候他也没哭?”


    “没有。”爷爷开玩笑说,“怎么?你们是不是想他哭?”


    “呵呵,那倒不是,就是怕他不习惯。”


    “怎么不习惯?人家习惯得很,我怕他见到老师不会打招呼,人家才会打招呼呢,老师问他的话,他都会答,英语说得好顺熘,一句中文都没带。”


    “你有没有在教室外看一会?”


    “基本没有。别人的家长都是送到就走了,我怎么好意思站教室外看?”


    “人家的孩子是早就上学了的。”


    “反正过一会就该去接他放学了。”


    黄米只上半天pre—k,吃过午饭,爷爷就去接他回家。估摸着爷孙俩到家了,老爸老妈又打电话询问“一狼”第一天的学校生活。爷爷叫“一狼”自己跟老爸老妈说。


    老妈问:“一狼,上学好不好玩啊?”


    “好玩。”


    “你在学校做什么了?”


    “一狼”把学校生活描述一通,兴奋地说:“我在学校交朋友了!”


    “真的?”


    “真的!”


    “是谁呀?”


    儿子兴奋地报了几个名字。


    老妈问:“有没有人欺负你呀?”


    “没有。”


    “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呀?”


    “没有。”


    “你上厕所了没有?”


    “有。”


    “学校的厕所好不好用啊?”


    “好。”


    “你有没有把尿尿拉裤裤里呀?”


    儿子有点反抗地说:“没有!”


    就这样,下班回到家,爸妈两个赶快把儿子拉到跟前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通,生怕儿子上了半天学,把什么地方上掉了一块似的。


    奶奶吹嘘说:“我说你们不用为他上学操心吧,人家自成人得很,除非不上学,一上学就是好学生。”


    太奶奶说:“才一天噢,莫慌着吹,搞不好是新开的厕所三天香,上几天就不想上了,哭着闹着不肯去。”


    奶奶问:“宝宝,你会不会上几天学就哭着闹着不肯去呢?”


    “不会。”


    黄米同学的自信还真有道理,他的确没哭着闹着不肯上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惦记着第二天上学的事,总怕大家忘了叫醒他,总要一个一个去交待:“爸爸,你叫我!”“妈妈,你叫我!”“爷爷,你叫我!”


    有时周末的早上,黄米也会突然爬起来,跑到爷爷卧室里去,着急地问:“爷爷,几点了?你没有叫我!要迟到了!”


    爷爷心疼地说:“儿啊,今天是周末啊,不用上学。不信你去爸爸妈妈房间里看,他们都还没起来。”


    黄米跑到老爸老妈房间里一看,真的,都在酣睡呢,肯定是周末,不用上学,于是他也挤到爸妈床铺上来,接着呼呼大睡。


    我们现在不怕他不肯上学,也不怕他早上不肯起床,不怕他不听老师的话,只怕他太追求完美了,从小就这么追求完美,会不会活得太累?


    艾颜妈妈


    我们家妈妈多,太奶奶是爷爷奶奶的妈妈,奶奶是老爸老妈的妈妈,老妈是黄米哥哥和艾颜妹妹的妈妈,而艾颜小朋友是我们家所有人的妈妈。


    艾颜小朋友爱当妈妈这一点,有没有天生的因素,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有家长和亲戚朋友培养的功劳(过失?)。


    妹妹出生后,家里人家外人给她买的礼物,都自觉不自觉地往传统的小女孩礼物方面靠,买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洋娃娃,从不会哭、不会叫、眼睛不会动、只穿一套衣服的,到不会哭、但会叫、眼睛会动、还“陪嫁”数套衣服或整套房子的,再到会哭、会叫、会动、会吃、会拉尿、会生病的,应有尽有。


    有的洋娃娃更高级,还有情感需求,会感到孤独,需要人陪伴,甚至会“成长”:从牙牙学语变成夸夸其谈,连嗓音都会变化。


    妹妹最早的时候,并不特别喜爱玩洋娃娃,可能那时她自己都还处在谋吃谋喝的初级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玩耍还没提上她的议事日程。她那时拿到洋娃娃,不是用来玩,而是用来啃的,所以一不注意就会啃得口水滴滴的。


    哥哥看到妹妹啃洋娃娃,会大惊小怪地喊:“她吃人!”


    那时为了讲卫生,基本不让妹妹玩洋娃娃,要玩一定得有大人盯着。


    后来妹妹拉着大人的手可以走几步了,便经常一只手牵在大人手里,另一只手倒提着她的洋娃娃,搞得很美丽的洋娃娃裙子下翻,露出光熘熘的腿来。


    不知怎么的,妹妹就变成了“洋娃娃控”,见到洋娃娃就要,每次去玩具店,总要抱一个回来才罢休。抱回来之后,玩两下就没兴趣了,但又不让放进盒子里去,要摆在床铺上,结果我们床铺上沿着墙的那两面摆满了洋娃娃。


    以前黄米哥哥跟老爸老妈睡一屋的时候,是睡在靠墙那边的,所以到了晚上我们不得不把洋娃娃们全都搬走,因为哥哥说他好怕。


    爷爷鼓励哥哥说:“儿,别怕,那些娃娃都是假的,不会咬你的。”


    哥哥还是怕。


    爷爷问:“你到底是怕什么呢?”


    哥哥也说不出是怕什么,但他就是怕。


    爷爷很着急:“一个男孩子,这么胆小,长大了怎么办?”


    老爸打圆场:“不急不急,长大了,胆子自然就大了。”


    老妈体谅儿子:“那么长一排娃娃,一个个睁着大眼睛盯着你,别说他怕,连我都有点怕。”


    不过这也让妹妹有了点事做,每天起床后,吃过早饭,奶奶就带着她去“布阵”,把两大洗衣筐里的洋娃娃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到床铺上去。奶奶在床下递,妹妹在床铺上摆,边摆边叽里咕噜,大概是在训斥某些坐不稳的坏宝宝,表扬某些守规矩的好宝宝。


    布这么一个阵,可以消磨掉不少时间。


    到了晚上,奶奶喊:“妹妹,要睡觉了,我们收摊子去哦。”


    妹妹就跟着奶奶上楼去“收摊子”。这回是妹妹在床铺上递,奶奶在床下接。


    收这么一个摊子,又可以消磨掉不少时间。


    爷爷百思不得其解:“你说她早上摆,晚上收,中间连望都不望一眼,到底摆出去是为什么?”


    奶奶说:“你以为这是你下棋?摆好了棋就一定要下?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摆和收的过程。”


    太奶奶说:“现在不就是兴折腾吗?”


    老妈说:“太奶奶,你好时髦哦,网上的新词一下就学会了,还活学活用。”


    太奶奶骄傲地说:“‘折腾’是什么新词?我们老早就是这么说的。”


    妹妹喜欢上玩洋娃娃,是从一个朋友送了她个带“嫁妆”的洋娃娃起。其实也不是什么“嫁妆”,就是除了娃娃身上穿的衣裙之外,还另有几套衣裙,可以给娃娃换上,进行不同搭配。


    通常都是奶奶陪妹妹玩,奶奶设想一个场景,然后让妹妹去完成:“妹妹,‘咩咩’(婴儿)要上街街,给她穿什么衣服呢?”


    妹妹就从几套衣服里挑一套出来,给“咩咩”换上,这个过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花不少时间,有时穿来穿去穿不好了,妹妹会大发脾气,用她那谁也听不懂的“外星语”叽里咕噜吵(批评)“咩咩”。


    奶奶问:“妹妹,你在干什么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