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58章 整理行李

第58章 整理行李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送走易大伯后,李家人跟易中海返回院子。


    李文伸手拉了拉易中海的袖子。


    易中海回头一脸疑惑,这小子干啥呢?


    李文兴奋的说道:“姐夫,快统计一下,你们村到底给你回了多少礼?”


    “两车啊,这也太夸张了吧。”


    听了李文的话,大伙儿都有些好奇。


    易中海其实心里也没底儿,只是早上走的时候,太激动了,没仔细看。


    再说也不好当面查看别人礼物,中国人送礼、收礼都是比较含蓄的。


    现在被李文点出来,说实话,易中海自己也头疼,满满两车咋运回北平啊?


    这院子里邻居看到了,不觉得自己回老家搬家去了?


    狠人呐。


    大哥李强还是有经验的,招呼李芳进屋拿一个本子出来。


    然后李家十几口人都开始帮忙清点。


    也幸好每件装特产的袋子上都有写上名字,毕竟礼送出去了,别人不知道你送的是什么,也就没了所谓的人情。


    花了半个小时分类清点出来。


    账本上记下了29户送礼的村民。


    合计下来就有些吓人了。


    新麦白面193斤,粉条72斤,腊肉21斤,干木耳16斤,干香菇22斤,蜂蜜3斤,杏子134斤,梅子85斤,桃子26斤,鸡蛋7斤,活鸡3只,活鸭4只,兔子皮14张,各种干海鲜67斤,干海带25斤。


    不算各种筐子,袋子583斤各种特产。


    特别是干木耳和干香菇、粉条还贼占地方。


    易中海看了看账本又看了看地上的东西。


    把这些按北平城里的价格算了一下,这得值四五百万。


    白面粉条不贵,可架不住干货们值钱呐,特别是海鲜,青岛的比北方天津港的个头大,质量好。


    咋办?


    回来除了来去路费,礼物加上请客吃饭花的钱,加起来也就三百万出头,这回来一趟还是赚了?


    这全弄回去,两口子三个月口粮都不用花钱,还顿顿白面,跟二合面掺着得吃半年,这还不算海鲜干货,北平城里地主老财也过的不如自己啊。


    易中海一边算账一边流口水。


    李兰在旁边看着,最后算出来的结果,也是目瞪口呆。


    这是回赵家庄打劫去了?


    咋感觉不对劲儿呢?


    “中海啊,咱是不是要欠人情了,这么多的东西,乡亲们拿出来,送给我们。”


    “都是种地,大家过的都挺不容易的,这以后我们该咋还呐?”


    李强听了李兰的话,从易中海手上拿过账本一看,嘴角只抽抽。


    心想这两口子也是二货,拿北平城的物价跟乡下比?


    怕不是没在乡下生活过吧?


    难道进城变笨了?


    这易家在村里关系还行嘛。


    “你们两口子真是瞎操心。”


    “除了新麦打的白面贵点(一般是陈面的一点五到两倍,此时物价陈白面在一千八到两千五一斤左右。),其他的哪些不是乡亲们手边上的?”


    “粉条就不说了,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弄,麻烦在人工上。”


    “干木耳,干香菇是进山打柴火捡的。”


    “蜂蜜每年春天收一窝蜜蜂挂箱子里不管,秋天就是收割一下就行了。”


    “干海鲜,海带,我们离海边才多远,哪年粮食不够吃,不几家合伙撒上几网,连盐都不要,海里现成的?”


    “在我们当地真不值钱。”


    “那海带喂猪的,连海鲜捕多了都用来喂猪和鸡鸭。”


    “你们真的乡亲们的心意就行了,用钱算,也真有你们的,你说两地物价不一样人家咋算?”


    “村里没多少人出过远门,人家连外地价格都不知道。”


    “只知道,村里人要出远门了,穷家富路,尽点心意,让你们走的安心顺畅,你们能从礼物里赚多少,是你们本事。”


    “乡亲们哪会放在心上?”


    “大家只是提醒你,在外别忘了家乡,遇到委屈有村里撑腰。”


    “你要是一个人嫌狗厌的人试试,村里人巴不得你死的远远的。”


    两口子听的一脸通红。


    旁边老二接过账本看了一遍然后递给老三,一会儿,识字的全看了一遍。


    两眼就望着两口子,实在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易中海顿时觉得自己又丢人了,真是流年不利啊。


    经验主义害死人。


    李华站出来夸张的说道:“姐夫,你下午要是再收一圈特产,弄回北平城去卖,那不得赚疯了?”


    易中海放下尴尬,“四弟,就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咋弄回北平,你还让我收,咋运呐?”


    “我现在都急得冒火,这几百斤乡亲们送的东西都弄不回去哟。”


    老二李山吊着胳膊,咳嗽了一声说道。


    “妹夫,这回去有火车,要是走的不急可以办货运的,南来北往运货的都这么干。”


    “你明天就要走,而火车托运是要提前办,火车站是要协调车厢的。”


    “明天我去送你,顺便给你协调车厢,哪怕我还没正式报到,车站里也是有战友的能值点面子。”


    “一两千斤的运量还是能腾出来的。”


    “你们回来一趟,送礼加立碑花销也不小吧?”


    易中海听了,松了一口气,到底朝里有人好做官啊。


    “二哥,回来置办礼物花了三百万,来回路费一百五十万,请客吃饭花了六十万,立碑修坟花了二百七十万,这几十年积蓄算是去了一大半。”


    李家人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到底是城里工人,回来十几天就花掉近八百万。


    就这才花了大半,比在农村舒服多了。


    易中海心里默默的想着,我这工资肯定不止这点存款。


    两口子吃药要花不少,还有我在外面上青楼,养两三个寡妇也花不少。


    自己说出来的存款是李兰知道的,自己私房钱,都是虚报的药钱,这个肯定不能告诉你们。


    要是二哥真能帮忙,收点特产回点血也好。


    ………


    丈母娘听了易中海的话,也承受不住。


    “哎哟,你们咋能这么败家啊,兰子还要吃药,你们剩下的存款遇到点急事该咋办哟。”


    “要是兰子怀上了,那花的不得更多?”


    “老大,老二,想想办法啊。”


    李强听了老娘的话,坐下抽了一口烟,皱着眉头。


    心想两口子回来花了这么多的钱,平时还要吃药,确实要回点血,毕竟在城里生存不容易。


    敲了敲烟袋锅,“这样吧,下午老二和妇女们留在家里。”


    “其他人,去村里通知一下,特产卖给中海。”


    “只要干货海产品,海参,鲍鱼,海带,各种海鱼都要。”


    “明天一早进城,送中海两口子,老二帮忙联系托运车厢。”


    又转头看着易中海,“你身上还有多少钱?”


    “除了路上花销,会北平城请马车的钱,剩下的都花了,能买多少是多少。”


    现在李家还没分家,家里做主的是大哥,只要李强说了,基本就稳了。


    易中海心里暗暗窃喜,果然,老天待我易中海不薄,丈母娘家也厚道。


    一脸的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下去。


    “大哥,我身上还有一百六十七万。”


    李强粗糙的大手往桌上一拍。


    “够了,这些钱不少,在我们这干海货还不如粮食值钱,这些够买一千多斤,回去你卖掉最起码能翻五六倍。”


    易中海听得心里一震,连李家都不例外。


    家里落魄了,也没往生意上想。


    再说了,小门小户的,解放前的铁路上,要是没点硬关系,能被坑死,货物你都找不到,不是被列车工作人员分掉,就是被专门吃火车的地痞流氓,帮派分子抢光,要不就是管理人员收高额的好处费。


    不愧是生意人出身。


    李强刚说完,不止易中海,连李家自己的小辈们都蠢蠢欲动,想发点财。


    李强又何尝不知道家里几个小的心里咋想的?


    五倍收益,是个人都意动。


    “别想美事了,只此一次,就是为了给中海回点血。”


    “以后家里谁敢掺和做生意的事,看我不打断他的腿,逐出李家。”


    “现在新社会了,工农当家,我们李家现在也有不少是党员,要么是积极分子。”


    “一旦粘上资本家,那就咋都摆脱不掉。”


    “要不是我们家落魄了,那就被定为资本家和地主了。”


    “现在啥政策你们不知道?”


    “不要违背党性和组织原则。”


    李家人听了纷纷赞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可是易中海就有些不甘心了。


    心想,又不是当圣人,偶尔来一次也行啊,你们在家收货,二哥联系车厢,我在北平卖,大家分钱有什么不好?


    “大哥,现在不是还有不少人做生意嘛,到处都有开工厂,开店的啊,咋就不能长时间做啊?”


    李强大喝一声,“中海,你要记住,我们是新社会了,是工农当家,那些靠做生意,剥削压迫人民的资本家、地主一定会被打倒,社会改革不容置疑。”


    可是看着大哥坚定的眼神,易中海只好把心里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真是顽固不化,红党都这么讲原则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