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263章 唠叨的琐事儿

第263章 唠叨的琐事儿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院儿里人们散开之后,易家中海才拎着种子,和贾东旭一起把种子送回家。


    等易中海回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贾张氏端着碗一边吃着,一边带着同样造型的贾东旭往易家赶来。


    易家堂屋此时李兰和龙老太太无奈的互相对视一眼。


    易中海则是直接起身,微笑着迎接。


    “贾嫂子,东旭,快请坐快请坐,正好吃饭的时候,你们在我家吃点儿,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要不咋说这是一家之主的素质呢?


    对于贾张氏和贾东旭饭点儿正吃饭的时候来,李兰两人也很头疼。


    可易中海作为一家之主,就不能有意见了。


    吃饭时有人上门,就得热情迎接、邀请,不管这时候上门的人认不认识,这个时候招待一次是民间最基本的礼节。


    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在饭点儿还到处走动的人,一定是没有安排好吃饭事宜的,这说明遇到困难的。


    在危难关头拉人一把,把这个习俗传递开来,那么当有一天自己遇到了,也会有比尔呢拉自己一把。


    无关利益,只是道德和约定俗成的规矩。


    贾张氏一听,可是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在易家找了一个凳子,搬过来坐到易家饭桌旁边。


    李兰默默的起身去厨房,要加一个菜。


    不管咋说,不管支不支持,这种饭点儿迎客的事儿,是必须要做的很周到的,可以不情愿,但不能丢了家里脸面和名声。


    等李兰进了厨房,贾张氏直接看着易中海,笑着说道。


    “老易,我们什么时候下乡啊?”


    “要什么准备么?”


    易中海扒拉了一口饭,咀嚼一阵,吞咽下去之后,看着贾张氏,慢条斯理的说道。


    “明天就走吧!”


    “早点忙完,早点儿回厂里上班。”


    “毕竟厂里还有很多活儿呢!”


    贾张氏对于易中海这个意见还是很支持的,毕竟她很早之前就开始算计着春耕了,准备了这么久,要是到处耽搁时间,自然是不愿意的。


    于是贾张氏放下碗筷儿,看着易中海,疑惑的问道。


    “老易,明天下乡我没得意见,反而双手双脚支持。”


    “可今天你们去买种子的时候,店里说的,要找农业技术人员的事儿没什么时候去啊?”


    “咱们买了国家的种子,国家和政府可得给我们安排好啊。”


    易中海摇摇头,解释道。


    “贾嫂子啊,农业技术员的事儿,你这么急干什么?”


    “别的不说,咱们下乡之后,得先跟附近的村民搞好关系,免得发生矛盾吧?”


    “得提前准备收一些农家肥,填到地里吧?”


    “还要借牛和梨把地翻一遍吧?”


    “只有这些都做完了,才能找技术员。”


    “不然要是让技术员一直陪着我们,那政府多少技术员也不够使啊。”


    “咱们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最后再指点吧!”


    贾张氏听闻立马就急了。


    “老易,你们买种子的时候,政府不是说了,业欧给配技术员的,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这样?”


    易中海也直接毫不客气的说道。


    “贾嫂子,你说的轻巧,技术员到时候来的肯定不是一个。”


    “你要不要管饭?”


    “人家催着我们干快点儿好回家,我们回不回?”


    “折腾人家技术员做什么?我们只要让他们指导一下最关键的就行。”


    “你让他们一直跟着我们,难道他们还能帮我们种地了?”


    易中海一阵连消带打,让贾张氏乖乖闭嘴了。


    看着贾张氏心有不甘的表情,易中海摇摇头继续说道。


    “行了,我们自己家去地里干活儿又不是干不过来。”


    “咱们就别什么便宜都占。”


    “今天种子买好了,农具也都准备好了,我最关心的反而是你们家地里的农家肥从哪里来。”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没得肥料,想高产也头疼。”


    说到这个,贾张氏还真头疼。


    毕竟贾家虽然在农村买了一间破烂房子,修了修。


    可常年不住人,不管是猪圈还是厕所,一直是空空的。


    哪里来的肥料支持他家种地啊?


    再说了,农家肥是不可以直接把人畜粪便拿来用的,而是要通过和植物枯枝败叶混合,然后堆放发酵,这个时间要最少一个月。


    哪有这个时间,让我们慢慢等?


    于是贾张氏直接心一横,朝易中海闹道。


    “老易,您给想想办法,我们老贾家就指望你了,您可得想想办法啊。”


    易中海听后摇摇头说道。


    “再看吧,我的想法就是下乡之后,先打听一下从别的家庭买一些回来。”


    “又或者用咱们全钢的农具使用权顶肥料。”


    “一家凑一点儿,总能把你们家需要的肥料弄齐的。”


    还别说,易中海这个办法还真的行。


    不过就是有点慢。


    而且自己种完地了,还要在乡下守着,等别人借用的农具归还过来。


    但总是个办法,不然光秃秃的地上种地,哪有什么收成?


    做好了决定,易中海这边继续吃饭,贾家人也跟着在易家吃了起来。


    很快李兰又新增加了两个菜,端上桌子。


    一行人各怀鬼胎,各有心事的吃着饭。


    等吃过午饭之后,易家和贾家就开始收拾东西。


    这要下乡近十天,首先换洗的衣服要带着。


    接着粮食,锅碗瓢盆儿等杂项。


    光这些就能装一马车了。


    果真,下午易中海和贾东旭就去外面临时定了马车,然后商量第二天一早过来接人。


    下午,李兰把自家和老太太的东西收拾好,又把两家的卫生彻底打扫一遍,这才放心。


    而老太太对于下乡去也有些好奇。


    过去都是坐轿子,很少看外面。


    家里有地的时候,大部分是管家掌管,她自己亲自查看的机会非常少。


    连续好几年困在四合院儿这个小天地,任谁都受不了。


    所以老太太是极为渴望外面的世界的。


    越是老了,越是向往热闹,渴望自由。


    晚上两家人聚在一起简单的吃了晚饭,然后就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天一亮,吃过早餐,李兰就带着自家和老太太的随身物品,在院子门口等着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