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265章 到地方了

第265章 到地方了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易中海一行人朝着昌平乡下,缓缓走去。


    这时候的西城外面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消退。


    四处还残留着当时秃党守城挖掘的沟壕,沟壕旁边还散落着一些炮弹坑。


    虽然北平的解放是和平解放,但是小范围的交火和威慑还是发生过的。


    城外残留的痕迹就是证明。


    野外很多的树木都被砍掉做成了战壕和防炮洞。


    所以出了城,就看到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一眼看过去没有任何遮挡。


    地面上只有茂密的杂草,绿油油的在微风中摇摆。


    越靠近昌平,树木也在慢慢变多。


    路两旁的杨树和柳树随风飘荡。


    易中海看风景看的正起劲儿。


    可马车上的人就遭罪了。


    老太太皱着眉头,浑身难受,贾张氏扭扭捏捏、哼哼唧唧坐立不安,李兰一边紧紧扶着马车,一手给老太太捶着后背。


    过了好一会儿,李兰朝易中海喊道。


    “”老易,你给想想办法啊,这马车摇摇晃晃,坐的真难受。


    “我们倒是还好,可老太太要是再折腾下去,等还不到地方,就折腾坏了。”


    易中海回头一看,发现车上的三人确实是一脸难受的样子,连忙朝赶车的师傅喊道。


    “师傅,师傅,停一下,停一下。”


    “喻……”,赶车的师傅,拿着鞭子扯着缰绳,把马车逼停,然后朝易中海问道。


    “同志,你有什么事儿么?”


    易中海好声好气的朝赶车师傅问道。


    “师傅,您能不能想想办法,让马车走的平稳一点儿,车上的老人受不了了。”


    赶车师傅回头一看,见老太太此时人萎靡不振的,然后又看着易中海为难的说道。


    “同志,我也没办法啊。”


    “你看这路面,本来就坑坑洼洼的。”


    “更何况我这也不是专门拉客的马车,能坐就不错啦。”


    “要是再慢就划不来了,到地方就得下午了,不仅耽搁你的功夫,还耽搁我的功夫。”


    看易中海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赶车师傅谨慎的问道。


    “同志,你要不要在这附近的大户人家借一顶轿子或者借一个滑竿儿?”


    “要是有个轿子,或者滑竿把老人抬着,老人也会舒服很多。”


    易中海听了赶车师傅的话,然后又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这时候也是听到了易中海两人的对话,不由得眼睛一亮,强打起精神,微笑着朝易中海说道。


    “小易,要不你就听赶车师傅的吧。”


    易中海见老太太同意了,只好乖乖的应下。


    然后让贾东旭在马车旁边守着,自己朝一旁的村镇走去。


    进了镇子,易中海直接朝着大户人家模样的房子走去。


    找了两家都没有,到最后一家一个大院子,才找到。


    此时易中海才知道这个院子是一个地主家,因为解放,这人主动把家里的丫鬟仆人都给遣散了,也主动毁掉了卖身契。


    现在也就人家地主一家子人在过日子。


    什么都得自己动手。


    而且此村里不少人都跟这个地主拉开距离,让地主一家形单影只。


    好不容易有人上门了,这个地主自然热情的絮絮叨叨跟人讲了起来。


    易中海好奇的问道。


    “先生,您怎么就主动把丫鬟仆人遣散了?”


    那地主喝了口茶,无奈的说道。


    “嗨,不遣散能行么?”


    “听说别的地方儿,是政府强制遣散,还要对驻地进行审判,凡是有罪的,都不轻饶。”


    “咱们这皇城根儿下,虽然还没这样,可也快了。”


    “我不主动遣散,难道还等着政府来啊?”


    易中海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好奇的问道。


    “既然你担心未来前景,那么干嘛不出国去呢?”


    “我听说城里不少人都走了啊。”


    那地主放下茶杯,看了一眼皇城的地方,然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不是我不想走,而是不知道去哪啊?”


    “我这家里就是只有这些地,要是卖了,倒是能收回一些钱,可到了国外,人生地不熟的。”


    “还不得被欺负死,更何况去了靠什么为生啊?”


    “再加上那个故土难离,我还是留在家里的好。”


    “我家在村里也没做什么恶,无非是在前十几年的战乱年代,多加了一点儿租子而已。”


    “这也不是没法么?”


    “日本人,伪军,侦缉队,大神小鬼的,都要上门儿要好处,不加租子,我家扛不住啊,只有苦一苦村里的百姓了。”


    “最起码有我出头护着,能让他们少很多麻烦不是么?”


    易中海对于这地主的说法不容置否。


    前些年北方不是战乱,就是自然灾害的。


    这时节加租子,让人咋活啊?


    就这还觉得是帮了村里乡亲们?


    于是易中海就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并且想要告辞。


    地主出手挽留。


    “好不容易来一趟,要不再坐会儿?”


    易中海笑道:“不了,我家人还在大马路上等着呢。”


    “您家的滑竿儿,我就借走了,过段时间还给您。”


    \"我给您交两万块钱当押金,再给一万当租金,您看咋样?\"


    一听有钱,哪怕是不多,地主也是十分乐意。


    “好,好,我带你去。”


    接着易中海拿到了,一架有些陈旧的滑竿,用竹子编制的,地主还细心的往滑竿上垫上自家的滑竿座垫。


    易中海又在村里找了两个村民,按一人两千元(合后来的两毛),让两人跟着自己帮忙走一趟。


    从村里出来,来到路上,李兰朝易中海发了声牢骚。


    “怎么来的这么慢啊?”


    贾张氏也站出来凑热闹。


    “是啊,是啊,我们等了这么长时间,你就不知道多找两架滑竿?”


    “我也很累啊。”


    易中海无奈的笑笑。


    “刚才不是找滑竿么,所以才来的慢。”


    “找了半天,就只有这一个,你们就将就着坐马车吧。”


    “这滑竿是给老太太找的。”


    贾张氏虽然不甘心,可也无可奈何。


    很快一行人又上路了。


    大概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易中海一行人才到了贾张氏买地的村子,张家坪村。


    此时村口还有老人乘凉,地里还有人忙活着劳作。


    看着一行陌生人赶着马车,坐着滑竿,好奇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