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300章 专家的津贴

第300章 专家的津贴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易中海正在跟着张家老大,在地里打的窝子里种着花生呢。


    听到贾张氏的喊声,急忙扭头回了一句。


    “唉!来了!”


    然后易中海急忙把手里的两颗花生米放进窝子里,然后用脚踢了一些土,把花生掩盖,然后在原地插了一根棍子,然后拍拍手站起来喊道。


    “各位师傅们,可以歇一下了,咱们下午再忙活。”


    “中午饭做好了,大家回去吃饭吧!”


    张家人一听,纷纷收拾农具,往地边儿上走去。


    易中海赤着脚又走到在地里查看墒土,检查种子覆盖深浅的袁袁开勤身边说道。


    “袁专家,走吧,咱们回家吃饭去!”


    一旁的两个小伙子满是意动,可袁专家却摇摇头说道。


    “易师傅,真不用,我们来的时候带了干粮的,而且我们下乡政府是有补贴的。”


    “我们不能吃你家的饭。”


    易中海哪里愿意听?


    这专家来帮忙,不吃饭哪里说得过去?


    别说是来帮忙的,在农村只要是饭点儿了,哪怕是陌生人也要留下吃顿便饭啊。


    这是中国的习俗。


    毕竟谁都有落难的时候,一顿饭大部分人都管的起。


    而这个共同的习俗造成了过去在农村,只要是中午,不管你走到哪都饿不着。


    走到哪都一样。


    最后逐渐变成了一个礼仪与共同遵守的道德风俗。


    此时听到袁专家说不吃饭,立马急眼了。


    “袁专家,您虽然是政府雇佣的,有津贴,但是我们村里也有自己的风俗啊。”


    “中午大家都吃饭,您不去想什么话?”


    “我们尊重您的选择,您也尊重一下我们的风俗嘛!”


    其实易中海也很是感慨。


    要是搁过去秃党执政时期,只要是跟官府沾边儿的,全部都能借着政府的名头,在外面大吃大喝。


    而建国近两年,最起码易中海是没见过哪个红党干部在老百姓家吃饭的。


    可此时都准备好了,哪里还能让袁专家跑了?


    “袁专家,您别跟我客气,中午不单是您,还有地里这么多人,都要去吃饭,您说你不来,中午大家吃饭都吃不踏实。”


    “您作为今天的技术指导都不来吃饭,别人哪敢再好好的吃饭啊?”


    袁专家这次可推辞不过去了。


    最近春耕,他带着学生乡下到处跑,对农村的习俗那是知道的。


    要是中午这顿饭不吃,那下午其他帮忙的还真没法安心干活儿。


    “好吧,我去,我去!”


    易中海笑着在前面带路。


    而后面袁专家板着脸,严肃的看着两个学生说道。


    “中午你们到了之后,把自己午饭津贴拿一部分出来,当成饭钱知道吧?”


    其中一位学生犹豫了一下说道。


    “老师,农村有啥好吃的,都是家常便饭,要不了几个钱,咱们中午津贴付饭钱不合适吧?”


    “这划不来啊!”


    另一位青年也跟着说道:“是啊,老师,咱们来帮忙吃顿饭总没事儿吧?”


    袁专家一听脸色就变了。


    阴晴不定的看着两个学生。


    唉!


    到底不是工农出身,不知道农民的难处。


    而且这些孩子是不是对我党的规定和纪律没放在心上啊?


    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原则问题。


    看来这个事儿要跟上级反应一下!


    其实袁专家也知道反应没用的。


    这时候《建国大纲》里面着重提了联合执政。


    民主派都进入了体系内,他们是不会在乎红党的纪律的。


    更何况现在能上大学的太少,能招生就已经不错了,为了建设,只能按成绩招收。


    至于后面那得等教育普及之后再说。


    袁专家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们两个啊,家境优越,不懂农民的苦难。”


    “战乱刚结束,现在还处于经济恢复时期。”


    “谁家农民容易啊?”


    “咱们红党的政策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原则问题。”


    “就算拿也要付钱,连最高他老人家也不例外。”


    “你们都是积极分子,也更要严格的要求自己。”


    “我最看不惯的是学校那些自由派老师,你们要是觉得我说的有问题,那就申请换导师。”


    袁专家说完就领头往村里走,两个学生在后面跟着。


    当时大学除了从老根据过来的知识分子,剩下的都是从国外回来,又或者秃党那边培养的。


    他们或许因为为国贡献而参与建设,加入教育行业,但是对红党的很多政策并不是很支持和认可。


    到了村里袁专家等人被贾家的场面给吓到了。


    只见贾家院子里、屋里、院子外的空地上,都摆上了八仙桌。


    粗略一数,大概十桌左右。


    此时还有村民拿着家里的特产往村长那走去。


    而村长则带了一个长者在登记礼品。


    袁专家带着疑惑,来到易中海的身边,小声问道。


    “易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你家中午有喜事儿么?”


    易中海于是微笑着把自己跟贾家的关系说了一遍。


    然后又向袁专家解释了中午搞这个宴席的原因。


    袁专家等人这才知道易中海等人是城里下乡买地的工人,这次的宴席算是落户的喜宴。


    易中海接着带上袁专家和两个大学生去清洗身上的泥土。


    等洗漱完毕,来到院子才闻到了扑鼻的香气。


    有鸡,有鱼、有肉,而且一旁的盘子里也都放上了不少的青菜,以及干货、凉菜。


    于是袁专家拉着两个学生走到一旁说道。


    “唉!我以为是家常便饭,没想到是吃大席。”


    “看来咱们想付一部分津贴是不成了。”


    “干脆把津贴都拿出来吧?”


    “就当成饭钱和随礼了。”


    此时两个学生正闻着香味儿咽口水。


    虽然他们家境优越,但是最近十几天都在村里跑,中午虽然也有人管饭,但是饭食还比不上他们自己带的干粮。


    现在能吃大席,自然意动了。


    更何况对于农村大席,这两个城里孩子都没见过。


    于是连忙点头。


    三人上了礼之后,村长和记礼的人都有些愣住了。


    “一万五?”


    “你们随这么多礼啊?”


    “这加起来都有四万五,够一桌了啊!”


    袁专家摇摇头微笑了一下,不再回应。


    而村长则是充作知客,带着他们进入堂屋,坐了上席。


    这就是这个年代知识分子外出的津贴。


    基本上一天有一万到五万之间。


    按个人级别不等。


    比所有其他行业的津贴都高。


    中午一场宴席吃了近两个小时。


    村民们都吃的很满意,酒足饭饱,感谢了贾家的招待,这才散去。


    要说今天最出众的就是贾东旭了。


    因为有之前张老头、易中海、贾张氏的教导。


    贾张氏干的很不错,第一次出道,就把客人们招呼的很是满意。


    所有人都对贾东旭交口称赞。


    而贾家有了撑门面的掌事人,以后在村里也算是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