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68章 价值10万科研点数的灵光一闪

第1468章 价值10万科研点数的灵光一闪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三小时后,hfr研究所已经完全被笼罩在了夜幕之中。


    彭觉先快步穿过走廊,脚步声在空荡的通道里回响。


    他的身后跟着方鉴明和黄知涛,三人一路上沉默不语,但紧绷的肩膀和急促的步伐暴露了他们内心的焦灼。


    在门口读卡器上刷过通行证之后,hfr控制中心的门锁发出“咔哒”一声,紧接着,头顶的信号灯闪烁起绿光。


    “你们俩在外面等。”


    一句简短的指示之后,彭觉先推门而入。


    不出意外地,除去坐在控制台前的几名例行操作人员以外,控制室里面还分散站着几名负责人,此时正在查看反应堆安全数据。


    作为试验堆,hfr在允许操作尺度上远高于商业堆,只要没有放射性材料泄露之虞,单纯的启动失败其实不算个什么大事。


    只是前面准备了那么一圈,最后虎头蛇尾显得有些丢人而已。


    “我需要提取今天的反应堆运行数据。”


    彭觉先开门见山:


    “包括堆芯温度分布、功率分布、冷却剂运行情况,核燃料反应性……”


    他如同报菜名一般说出一长串内容,都是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的部分。


    这本来就是测试协议中的一部分,所以也没什么好掰扯的,操作人员当即从彭觉先手中接过存储设备,开始导出运行数据。


    直到这时,汉斯·范德维尔才上前一步来到彭觉先面前:


    “很遗憾,今天的测试没能成功……但我认为仍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有点阴阳怪气,但仔细品味一下的话,似乎又能从中感觉到不少真切的惋惜和遗憾。


    显然,hfr方面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也是内心复杂,很难说就完全是幸灾乐祸或者物伤其类。


    不过,彭觉先这会儿满脑子都在分析测试失败的可能原因,实在没工夫仔细分析这些细节,只是故作云淡风轻地回答道:


    “科学研究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这没什么令人意外的。”


    这当然是纯粹的外交辞令,言外之意基本相当于“我现在没工夫跟你说这些,赶紧哪凉快哪呆着去”。


    但范德维尔或许是没听出话外之音,也或许是故意为之,总之毫不松懈地追问道:


    “我注意到你们使用了异常数量的铍-9,是在尝试某种新型中子反射方案吗?”


    德国人的直白在此刻显露无疑,以至于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彭觉先都不得不用咳嗽来掩盖自己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尴尬。


    “常规材料配比罢了。”后者随便找了个鬼都不信的理由,“hfr供应商提供铍的同位素比例和我们国内有些不同,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多备了一点……”


    范德维尔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刚准备再说点什么,就又被打断。


    “毕竟模型和现实总有偏差。”彭觉先余光瞥见进度条跳到100%,“抱歉,我们得回去分析数据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范德维尔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


    反倒是一直没怎么言语的舒尔廷在彭觉先离开之前走上前去:“彭院士,如果有什么技术难题,hfr很乐意提供帮助。”


    还不忘跟对方握了握手。


    彭觉先感到对方手掌传来的力度,这个平时温文尔雅的白人女性此刻眼中闪烁着某种锐利的光芒。


    “多谢好意。”彭觉先慢慢抽回手,“有需要我们会提出。”


    送走几人之后,舒尔廷有些意味深长地开口道:


    “我有些倾向于汉斯之前的判断了。”


    引来另外三人好奇的目光。


    几秒钟后,她又补充解释道:


    “华夏人恐怕知道些什么……”


    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彭觉先演技到位,才给了外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他心里面也慌得一比。


    ……


    临时实验室里,六台电脑同时运行着不同的分析程序,墙上的电子钟显示凌晨3:17,咖啡杯在桌上排成一列。


    “第七遍校验了。”方鉴明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他们之前就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但众所周知,准备测试时候的心态跟测试失败后总结原因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现在已经几乎到了极限。


    “中子增殖模型完全准确,不太像是理论层面出的问题。”


    房间另一边,黄知涛把头发抓得乱蓬蓬的:“源项定义也没问题,所有边界条件都核对过了……”


    彭觉先站在白板前,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他的西装外套早已脱下,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青筋凸起的小臂。


    “再查一次反应堆参数。”他抓起马克杯灌了一口冷咖啡,“确定之前计算时候的堆芯模型能跟实际情况对上么?”


    方鉴明调出数据:“堆芯和控制转鼓的几何分别是为六棱柱模块和不同半径的圆柱体,并且在几何尺寸上与中子学模型相一致,快中子能谱下反应堆的缓发中子参数也能对得上……”


    “……”


    显然,问题已经不是他们在这里能够解决的了。


    彭觉先盯着那些数字,内心有些挣扎。


    几分钟后,他突然抓起外套:“准备回国。”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又补充道:


    “有些数据不好传输,还是直接带回去比较方便,方教授留下继续常规实验,小黄你跟我走一趟。”


    ……


    在常浩南最开始听到荷兰那边测试失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


    一种全新的概念级技术,在测试过程中怎么可能一点错都不出,只要总结经验能保证不重复出现问题就算是顺利推进了。


    直到彭觉先表示自己会专程回国,把测试数据带给他分析,这才意识到情况可能有些麻烦。


    毕竟对方也是搞核研究出身的专家,虽然在无外中子源模型计算这块不太专业,但对于等闲的方案或者操作漏洞肯定有能力就地解决。


    “这次实在是有负组织所托啊……”


    在国内跟自己人面见,彭觉先也没必要再强行绷着,一上来就显出了几分失落和愧疚:


    “没能打出个开门红不说,连问题出在哪都没搞明白……”


    常浩南知道,这种时候自己安慰对方是没用的,关键在于迅速找出症结所在。


    “启动特性你们肯定已经分析过了,而且还不止一遍,那我这边再重复工作的意义恐怕不大。”


    他直截了当地说道:


    “所以,我准备把重点放在反应堆启动参数上。”


    彭觉先:


    战术后仰.jpg


    “这可是个难以想象的工作量级……”


    理论上讲,就像是程序的运行日志一样,只要代码是自己写的,而且能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检查完,总能找到bug在哪。


    但任何写过程序的人都知道,真正debug的时候,哪可能有那么容易。


    人又不是机器,总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并不准备用无差别遍历的笨方法。”


    常浩南的语气相当肯定,以至于虽然彭觉先仍然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选择了同意对方的计划,又建议道:


    “需不需要我从核工业口那边给你调些懂行的人来,总归能加快一点进度。”


    常浩南摇摇头:


    “不用,这活光靠人多没用……”


    “……”


    送走彭觉先之后,常浩南重新回到了电脑前.


    如此大量的数据,单靠肉眼阅读和人脑分析,甚至一遍可能不够还要两遍三遍,那搞起来就没个头了。


    如果是等闲项目倒也无所谓,但hfr的排期很紧,如果错过这几个月就要再等好几年,眼下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


    于是,他准备开个挂。


    无外中子源启动在理论上毫无疑问是能够走通的,常浩南对这一点有绝对的自信。


    因此,完全可以靠系统来迅速找出问题所在。


    这些年来,他在lv4的理论等级上一直停滞不前,但好在已经积攒下了六位数的科研点数,甚至足够直接完成一项中等规模的系统项目。


    然而,在打开日志文件,并向系统表明了自己的要求之后,脑海中浮现出的要求却让他大吃一惊——


    【消耗科研点数:10000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