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大白鲨》电影的相关事宜后,杨文东又去拜访了派拉蒙的总部,与其协商了下最近的合作;
原本杨文东想着激进一些再合拍几部电影,让香港的一些其他华人演员也有点机会,虽然说达不到李晓龙的高度,但至少也能尝试一下在欧美电影圈露个脸,最终也可以市场选择一下看看谁合适在这边拍摄;
站在杨文东的角度,固然李晓龙已经出名,但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还是风险太大了点,香港那边能够多几个小红的演员,也是好的,且好莱坞收益巨大,一旦成功了,那就更能刺激香港的电影市场了。
只是因为如今经济危机还没有好转,派拉蒙的ceo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电影也不多,杨文东最终也只能作罢,协商了下,安排一些华人过来参与一些不重要的配角;
这种没有什么剧情的角色是不可能产生名气的,演的再好也不行,只能说,让香港的一些演员先了解一下好莱坞,参与一下,也能有点经验,避免以后真的有重要角色时,因为一些不了解而发生问题。
随即,1月底,杨文东便乘坐私人飞机返回了香港,马上过年了,这些年来,无论商业有多忙、涉及到的规模有多大,在过年期间,他还是要回香港与家人一起过年的;
万事皆以健康与家庭最重要,钱什么的,早就够用了,如今也不过是自己的一个追求罢了。
2月10日,除夕:
杨文东与家人一起做着晚餐,这是杨家的传统,在过年的时候,晚上的饭菜自己人做,也算是给自己一点事情,要不然,天天什么都不做,人反而会闲的发慌,甚至可能还会有些抑郁。
做菜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多看几次基本上也就会了,只不过做的多好吃,那就是看水平了;
杨文东做了一个糖醋排骨、红烧鳊鱼、芹菜炒虾仁、白菜豆腐,苏依依、白家姐妹也是各自有着自己的手艺,且也都比杨文东强不少;
到了傍晚,十几个菜也就出来了,这也足够一家人吃了,6点,四个大人以及8个小孩,分别坐在了位置之上,这也是杨家目前的所有人了。
这些年来,苏依依以及白家姐妹一共生下8个孩子,五男三女,最大的苏志文已经13岁,上初中了,最小的女儿今年才不足两岁,是白玉洁在73年生的。
有了8个孩子,对于杨文东来说,也足够了,太多了反而会感情淡,这个数量,以他的精力也刚刚好,可以与每个孩子好好相处,父慈子爱,认真教育培养成才,也是杨文东未来的目标,甚至还要优先于赚钱,毕竟豪门也是需要优质继承人的,秦始皇的确很厉害,但后代不行,整个秦朝就彻底废了。
“来,大家喝一杯,今天我们破例喝点酒。”杨文东举起酒杯笑说道。
一般情况下,杨文东是不喝酒的,也就一些商业招待上,才可能喝点度数低的,那种烈性白酒,他是碰也不会碰;
在他的眼中,很不喜欢酒桌文化,只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一代,还是会有这种陋习,没办法,也只能适当喝一点,好在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还不会有人强迫他。
而家里人,对于成人他不反对但不支持,孩子自然不行,而苏白三人基本上也不喝酒,偶尔例外。
白玉姗笑道:“好啊,听说去年的法国干旱,葡萄产量低但甜度很高,这葡萄酒口味就会变好。”
“对,是有这种说法。”杨文东点头道:“以后有机会,咱们可以去欧洲买个酒堡,专门存储一些好年份的酒,以后可以用到。”
他自己是不怎么喝的,再好喝的酒,他的兴趣也不大,不过他不喝,可其他商人乃至于zz人士还是喜欢喝的,有些可能还嗜酒如命,那送一点好酒,也没问题;
当然,华人可能还是喜欢白酒,以后有机会,可以去跟华润要一点;
做好储备就行,反正也不需要花多少。
杨家四人做的菜自然比不上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但个人做的家常菜,也有另外一番味道,孩子们吃的也还行,杨家虽然很有钱,但杨文东对于孩子的浪费管理的非常严,绝对不容许浪费食物。
“来,祝大家一直身体健康,孩子们茁壮成长。”苏依依举杯说道。
以杨家的财富,再说什么发财之类的,就有些low了,对于豪门家族来说,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杨家所有人也都是非常注重这方面的,身边也随时跟着香港最顶级的中医与综合性西医,自家还有一个医院,这些投入,就是为了避免家人生病;
花费百万美金,能够避免一次发热,对于超级富豪来说,都是划算的。
杨文东也举杯笑道:“好,大家的健康与安全最重要,我准备在海外也投资一些项目,跟健康有关系,说不定以后还能帮助到我们。”
“什么项目?医药公司吗?”白玉姗好奇问道。
杨文东道:“也算吧,主要是基因方面,其实很多病,都是天生基因控制的,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携带生各种病的基因,但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让病不发作或者晚发作;
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得什么病,所以很难预防,如果提前知道,那就可以针对性防御了,比如说容易得肾病,那就时刻关注再多喝水,就可能降低发病概率了。”
白玉姗问道:“听起来很神奇,但感觉技术难度很高吧?”
“对,难度非常大,可能十年也不一定能够出成绩,但我们也还年轻,肯定是可以等到,我们以后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可能会受益。”杨文东接着说道。
其实前世21世纪的时候,就有这种技术了,很多富豪及明星都可以做这方面检查;
不过也只能针对部分常见病,罕见的还是很难的,人类基因太复杂了,凭借人类科技想完全了解,估计自己活不到那一天;
但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查常见病也足够了,自己后代能够查的更多,那也比没有强多了。
至于经济收益,这些也会有一点,但不重要,投资这些,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健康。
苏依依道:“要是真的能这样,那还真的好啊。”
“等着吧,迟早有一天会实现的。”杨文东笑说道。
基因技术,也是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对人类的帮助堪比航天;
虽然说转基因农业被很多人吐槽,但这也只能说跟钢铁一样,那是人类将其做成了枪炮,而不是汽车,不能怪技术本身,至少转基因棉花,肯定没坏处.
不过因为这种技术他也不懂,所以就安排专业人士去谈,开始投资的也不是很多,他自己也就没参与了,等哪一天哪一家做出成绩,需要更多资金的时候,那他才可能会出面。
白玉洁也道:“真这么厉害,那以后富豪岂不是不容易得病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不至于,本身肯定有准确率问题,技术方面也会有问题,有些病也并非绝对基因控制的,后天也有可能;
但无论怎么样,只要技术成熟,那富豪群体肯定能够降低一点生大病的风险了,有钱人本身也就享有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这也是现实。”
别说预测疾病,就是很多有钱人得了普通人治不好的重疾,也可能有方法治好,或者说至少能够高质量的生活更长时间;
但有些也不行,比如胰腺癌、胆管癌、小细胞肺癌、胶质瘤这种癌中之王,什么富豪得了都得死,但还是那句话,很有可能,还是能够活的更久的。
前世的乔布斯算个例外,这家伙的病其实本身早期是能够治好的,但不听医生团队建议,自己瞎搞,导致癌细胞扩散,可也还是活了比普通人更久时间,从他演讲工作强度来看,生活质量也不错,甚至如果不是太投入苹果工作之中,那可能还会存活更久。
“嗯”白玉洁点点头。
杨文东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人类社会比自然界要好一点,但仍然是强者享受更好的东西,任何疾病的治疗方法,早期都是成本极高的,也只有富豪才能享受到;
但意义是绝对存在的,毕竟多少年后,任何治疗方法或者药物专利过期后,还是会普及大众的;
前世《我不是药神》中的情节,其实没有任何人有对错,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对.
2月17日,初七,杨文东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方先名第一个前来汇报:“杨生,这是去年我们金融公司的财报。”
“嗯,我等会再看。”杨文东没有在意,道:“你对全球的医药公司,或者说研究基因的公司,有了解吗?”
“医药公司?我倒是知道一点,但基因方面,我就不清楚了。”方先名连忙摇头道。
杨文东点头道:“那你去查一下,看看哪些小医药公司或者大学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然后再给我汇报。”
以现在香港的技术,就是电子产品能单独搞出杨文东需要的,都很难,更别说复杂的生物制药技术了;
要知道,前世的内地在21世纪20年代身为工业,全球64个尖端科技57个第一,但在生物制药技术这一块,还就是比欧美差不少,这一块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投入也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
当然,这也不能怪内地,而是有客观因素导致实在是发展缓慢;
老美的医药技术那么牛逼,最强大的就是在于其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市场,整个美国三四亿人口,被医疗与保险财团联手压榨,巨额的财富最终流入了医药行业,这自然就有了强大的研发动力;
其他国家,即使有巨头,也非常依赖美国市场。
而内地自然就不太行了,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就发展缓慢,加上药物这种东西,人们更天然的相信优质品,海外药质量更好,任何人再支持国产品牌,也不敢支持重病药物.
不过现在还是70年代,以后改开之后,内地也会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或许还有一些机会,虽说肯定还是比不过欧美同行,但能够分杯羹,那也是不错的。
方先名脑中记下后,便道:“好的,杨生,我这就安排人去欧美调查。”
“嗯,看看有没有擅长这方面的华人。”杨文东接着说道:“如果有做项目的,也把项目内容记下来,我看看再说;
同时也要想办法从这些公司或者大学机构里挖几个人过来,我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方先名惊讶问道:“杨生,您是准备进军医药行业?”
“没这个打算,至少现在还不行。”杨文东摇摇头道:“但我准备有机会的话,会适当投资一些有潜力的医药公司,这就需要专业的手下了,不然你和我都不懂,只能根据一些资料记载来决定,错误率就太高了点。”
医药行业,或许以后非常有钱了,同时内地改开之后有足够的人才,那自己也可以试试;
毕竟即使是未来21世纪,很多时候的药物研究也都是从植物中提取,而在应用植物这一块,华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所欠缺的不过是提取手段、设备、资金等等,而这些自己是可以提供的。
当然,还有各种试验等等,这些也都是巨消耗资金、资源与时间的,但改开后的内地,在这里做这些试验也是划算的,人工成本很低,试药的动物包括猴子,野外应该也有,实在不行就在国内养,还可能可以出口创汇;
但目前来说,还是要以投资为主,而这个行业,他穿越者的优势就没了,纯粹就是资本属性的投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那自然就需要专业人士辅助了。
“好的,我会安排人去询问的。”方先名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不做生物制药产业,但他也对这个行业有一些了解,其烧钱之快,堪比造汽车,甚至还要更快,长兴集团固然是香港第一财团,但进入这个领域,还真不够看,更别说自己集团也没人啊!
杨文东想了会,又道:“小型生物公司的具体资料想查起来应该也不容易,你先将这些公司的名字给我吧,我先大概了解一下。”
虽然对于前世生物制药公司的具体信息不是很了解,但顶级巨头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如果有一两家现在规模小或者中等,那自己说不定还能想起来,然后就有一点投资的机会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