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332章 准备后撤

第332章 准备后撤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之后的日子,陈光良坐镇重庆,指挥着全国的‘平安系’商业帝国。与此同时,他先后视察了重庆的多个防空洞,凡是觉得有漏洞的,都亲自监督防空司令部进行维修改进,因为得到首长的手谕,他的话倒是很有份量,当然也捐出不少钱,差不多60万法币去完善。


    与此同时,宁安基金会不仅做着慈善事业,也购买军需公债、抗战公债,变相的将在后方工厂的利润,回报给国家和人民。


    此时。


    日本人已经发动‘102轰炸’一个月出头,这段时间整个重庆都笼罩在日本人的轰炸当中。当然,这样的场景在伦敦,实际上也是差不多。


    在轰炸期间,大后方的人民都抱着这样的观点——你今天炸,我明天修,绝不会妥协。


    事实上,每一次日本人轰炸的对象,主要是后方的工业,以及商业区、政府部门。


    就连新丰纺织厂也被炸了,但陈光良早就知道有这一天,自然做了很多的准备——例如新丰纺织在七个地方,甚至有模仿陕西窑洞的生产车间。


    所以新丰纺织虽然损失一些机器,但却不是致命的,基本一两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产。


    1941年6月5日,这一天的18时18分,日本飞机24架分三批经湖北宜都、松滋等地突然夜袭重庆。


    在cq市区上清寺、中三路、两路口、大田湾、黄家垭口、观音岩、神仙洞、七星岗、通远门、巴县中学、南岸弹子石、玄坛庙以及江北等地投下爆炸弹、燃烧弹。


    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轮番轰炸cq市,看那架势大有要把重庆炸为平地的样子。


    由于正是傍晚,进城的人和不属于在该洞躲避的人,在发布紧急警报后急不暇择。


    于是就近躲避,该洞管理人员也没有检查核对凭证,尽量收容,致使四通八达的校场口一带大隧道人数大量超过规定数量。


    以往,日本人轰炸时间持续不长,而今天显得特别长。


    李旺忠,是‘护卫团’的一员,他负责洞内的秩序,以及守护在洞内电话机旁边。


    这个电话机,是刚刚装上不久,听说是宁安基金会捐赠的,电话机上面就写着信息。


    “太拥挤了,我感觉有些呼吸不过来!”


    “就是啊,怎么回事,以往轰炸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今天都已经三四个小时了。”


    “我要出去,我不想窒息死!”


    眼见騒乱要形成,李旺钟连忙说道:“大家不要拥挤,我们有鼓风机通风,也有照明,再等等。”


    这两点已经比前世好很多,但这个原本容纳5000人的防空洞,此时怕是有上万人。


    騒乱依旧开始蔓延。


    李旺忠连忙拨通电话:“我是06段的李旺忠,里面的人太多,空气已经开始不足,大家开始拥挤,请尽快安排洞口疏散。”


    “胡说,外面还在轰炸,现在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有人喊道:“我们宁愿被炸死,也不要窒息!”


    李旺忠连忙说道:“快快,里面的人快控制不住了。”


    这样的电话,不仅有李旺忠的,还有其他段的,有了电话,就能了解洞内的情况。


    一时间,外面的护卫团一面抢修通风口,一边将各个大门打开。


    事实上,有多个通风口,里面的空气只能说氧气比较稀薄,更多的是人们焦虑的心情,进而演变成混乱。


    因为有电话、电灯的原因,这一次各个洞口打开,一些人蜂拥挤出洞口。


    第二天,首长带了市长吴国帧、卫戍首长刘峙等人,来视察。


    “具体死了好多人?又是怎么死的?”


    看着大老板阴沉的脸,刘峙知道,要想保住职位,一定要推脱责任,以及说好的。


    “首长,昨天晚上轰炸时间五个多小时,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我们防空洞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有电、有电话、鼓风机正常,所以不曾缺氧。只是原本能容纳5000人的防空洞,挤进来10000人以上,最后因为一部分感觉难受,进而演变成拥挤。护卫团讲,我们当时电话保持沟通,第一时间放开各个闸门”


    首长脸上缓和下来,既然工作到位,那么就不算失职,那自然不能说国民政府工作不到位。


    “死了多少人?”


    这一次,刘峙知道,自己可能保住了自己,他连忙说道:“就几十人,都是因为踩踏的原因。”


    “具体数字多少人?”


    刘峙一时间有些不确定,幸得护卫团的人补充道:“一共是102具尸体,都是拥挤造成的,当时我们电话保持畅通,已经尽力疏导,是人太多的原因。”


    首长点点头,说道:“你们做的好,对外面的记者,要做好舆情管控!”


    吴国帧连忙说道:“是是”


    接下来,大家考察了洞内的设备。


    首长看着电话机上面的赞助,说道:“我记得,当初是陈先生说这些防空洞有很大的隐患,他还从我这里要走一道手谕,说要亲自监督防空洞的设施。”


    蒋逵连忙站出来,说道:“是的,宁安基金会先后赞助重庆防空洞60万法币,我们也做了很多改进,包括洞内有电话相通、出口用水泥石子铺上,以及通风口的鼓风机保持畅通等等.”


    “若不是人家,你们就闯下大祸了!”


    首长哪有不清楚的道理,丢下一句话,便离开。


    第二天,报纸刊登了这场灾难,踩·踏死亡人数21人,受伤58人,防空洞的各项设施都发挥了最大的作用,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只是因为防空洞接受了超过一倍的人,洞内一些人煽动起哄,最终演变成恐慌。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将这件事不会怪罪国民政府,反而对其赞誉有加。


    至于死亡的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真要像前世那样,死亡人数和重庆被轰炸期间的总人数差不多,不成为世界惨案才怪。这也是首长听闻容纳上万人的防空洞,发生大规模骚·乱,死了不少人后,第一时间来到视察。


    最后的结果,首长也是非常满意的,他听属下说,如果没有宁安基金会坚持的——通电话、通电、通鼓风机,坚持让防空部第一时间验收,机器工作,那么这次可能死亡人数十倍以上。


    虽然有记者拍摄到‘埋尸’似乎不止21人,但有媒体和社会人士猜测,死亡也就差不多100人;而通过相关人士的介绍当时的场景,这个死亡人数是认可的。


    更重要的是,通风系统没有问题,人是因为騒·乱引起的,在里面憋了四个多小时,从而造成了情绪上的躁动。


    与此同时,大量由‘宁安基金会’捐赠的设备,也被媒体报道出来,一时间让陈光良的名声大震。


    陈光良看着报纸报道的死亡人数,也有些错愕,居然还是有不少人死亡,不过想想也就不奇怪了,拥挤进去的人太多,持续的时间太长,必然会发生踩·踏。


    好在没有直接窒息的人,这充分说明通风口的鼓风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事实上在他介入时,整个防空洞还没有通电,鼓风机自然也不会有用,按照拖拖拉拉的,前世多半鼓风机因为没有电,再加上部分通风口可能被轰炸而堵住。


    “这日本人轰炸,什么时候是个头?”严人美在一旁抱怨道。


    她也意识到,宁安基金会这次立下大功,但她已经习以为常,毕竟丈夫的很多‘先见之明’已经说明不寻常,更加让她记住丈夫交给她的一些话。


    “应该快结束了,总之孩子们下个学期差不多可以正常上课了,零星的轰炸是有,但大规模的很少了。因为,日本人怕是要向东南亚进攻了,华夏不再是独自对抗日本。”


    说实话,夫妻俩对轰炸虽然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担忧孩子们的安全。


    “这是个好消息!”


    陈光良笑道:“乐观面对吧,毕竟比起很多人,我们的条件好太多。”


    “嗯”


    第二天。


    陈光良来到督邮街,这里看得出来轰炸的痕迹,好在平安银行大厦未被命中,这大概就是陈光良的运气不错吧。


    “老板”


    赵铁毅带着几名环球航运的管理层和高级海员,正在等候陈光良。


    “好,来了就好,你们的家属呢?”


    赵铁毅说道:“一部分到了重庆,还有一部分随后就到,多谢老板的关心。还有部分管理层和高级海员,不愿意来重庆,继续留在香港;我给他们讲,关键时刻可以去澳门,那边也有住的地方。”


    “嗯,我们去会议室详细说!”


    不一会,大家来到一件会议室,赵铁毅详细汇报了情况。


    “.由于欧洲战场的原因,怡和、太古需要船只,所以四艘5000吨的船只,卖出50万美金。这部分资金,由我和吴经理一同前往大通银行,存入环球航运的公司账户上,并转移至美国.”


    到处都是钱,只能说陈光良布局先人一步,总归很难亏本。


    就拿卖船来说,这四艘船的价值,反而随着战争的原因,价值不跌反增加。如果陈光良不提前卖,差不多会给日本人轰炸掉,或征收掉。


    “嗯,这些资金是我们战后恢复经营的本钱,转移至美国就好。”


    资金安全方面,由去年从美国深造完成的吴新河和赵铁毅来负责,以企业的名义,自然不担心有人贪污。


    随后,陈光良一一询问大家及家属的情况。


    这次来后方避难,整体还不到管理层和高级海员的4成(高级海员不少没来),其余人都决定暂留香港,环球航运依旧在香港保留办事处。


    留在香港的管理层和高级海员,依旧享受环球航运的福利——员工宿舍、米油资助,没有期限,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而且香港沦陷前夕,陈光良肯定会发电报,让他们去澳门避难,那边陈光良也有一些物业和物资。


    总之,陈光良这个老板,早已经为大家想到退路。


    “好,你们这次来重庆,也不是没有事业。正好我有两艘游轮,经营着长江上游的旅游路线,你们就去加入。事业虽然小,总部天天在家无聊的好。”


    大家欣然应承下来。


    他们一到重庆,就已经被安排好住宿和生活,条件也不错,知道就算不工作,老板也会给大家发米油的基本生活物资,养着大家;但大家能找到事情做,自然是最好的。


    第一波管理层,已经召回大后方,主要是现在仰光那边的港口,日本人已经相当的霸道,说炸你英国人的船,也就炸了,日本也知道有些船是华人的,不过是挂个旗子而已。


    航运早点跑,毕竟都是重资产。


    下午,张树年、郭德明等人,陪同陈光良一起到纺织厂去考察。


    此次轰炸,新丰纺织又遭遇一些损失,目前职员们正在卖力抢修和组织复工的问题。


    张之誉第一时间汇报道:“老板,损失十二台布机,以及200锭纱,其余都抢修回来。”


    陈光良点点头,自从轰炸以来,整个重庆新丰纺织厂的开工率只剩下七成,都是炸了就抓紧抢修、挽救纱锭,尽可能减少损失。


    事实上,他也明白,重庆的纺织工厂,能撑到1943年也就不错了,因为后期物价蹦的快,再加上国民政府实行物资统一采购、物价统一制定等策略,后方的工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看着有人在收拾残局,陈光良随即也加入进来,并和一名纺织女工聊起来。张之誉想劝一下,随即被郭德明阻拦。


    “女士贵姓”


    “啊陈先生,我姓刘!”


    “刘女士你好,不要紧张,我和你年龄差不多,不吃人。就是想和你了解一些情况!”


    “嗯”


    一看这个女工,就估计是从沪市调过来的,至少也是个组长级别。没有这些熟练女工,整个工厂的效率也会降低一些,工人素质就难上去。


    “我问一下,以工厂最普通的工人为例,他每月可以得多少薪资和福利,生活有没有困难?”


    纺织女工看着陈光良和善的表情,也定下心来,说道:“别的厂工人生活艰难,但我们新丰纺织是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大家都说我们新丰的工人一个人可以养活两个人,因为我们主要是发米、油、布匹这样的生活物资,另外普通工人大概还有10元的现金。”


    陈光良并不是来听赞扬的,而是了解管理层有没有苛刻这些底层员工,可不能像国民政府的那些贪官污吏,已经把经济和物价搞的一塌糊涂。


    这个月,重庆的中等灿米,已经涨到1斗42元,也就是合到3.5一斤(1斗12斤、10斗为一石);而抗战前夕,一斤米只需要1毛钱。


    相当于,米家已经涨了35倍。


    如今的100法币,只能购买一包面粉了。


    而其它工厂的工人,一个月薪资也就35~48元,相当于就只能买12斤米左右。


    而新丰纺织发的米油,都差不多够两个人吃,每年还发布匹,要知道连很多军人都很难换衣服。


    拍拍手掌,陈光良随即走到自己高层身边。


    “我们要为工人们屯米囤油,同时也能减少物价上涨的影响。当然,米最好是从其它地区运输,集中采购。”


    这物价还要暴涨,法币还会继续贬值。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集中采购,保证工人的米油供应,增加大家的积极性。”


    他们有船、有卡车、有燃料酒精,根本就不缺手段。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工厂的管理层,比国民政府的官员,合法收入和福利都高。


    “总之,法币还会贬值,生活物资还会涨价,大家要多做准备工作。而且,再过几个月,大批的人口都会来渝,租界和香港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他不担心这些属下觉得他是在乱说,毕竟有些事情都是已经有苗头,只是没人可以做到陈光良的果断。


    张树年连忙说道:“那是得准备一番,毕竟很多同事都要来了。”


    郭德明也说道:“最近就抓紧准备,这一波,确实有很多同事要来渝。”


    陈光良点点头,大家都知道他的作风,那就是管理层来了,要保证住房和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由于他已经将后方工厂的利润,捐给慈善基金,但他当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工人,几家工厂的工人,都享受薪资+津贴的方式,基本都能养活两个人(含自己)的水平。


    这一点,已经是国民政府公务员的水平了!


    在6月下旬的时候,首长给‘宁安基金会’发来嘉奖令,以表扬‘宁安基金会’对全市防空洞做出的贡献。


    现在很多市民都知道,上一次若不是‘宁安基金会’捐赠的各种设备,可能发生更大的事故,后果不敢想象的。


    宁安基金会成立半年多一来,捐出巨款的消息,也一直受到表扬。有人说陈光良傻,那么赚钱的工厂居然将所有利润捐出去,那当初何必辛辛苦苦来川蜀建厂呢。


    这些人岂知,陈光良那背后的隐藏财富是多么的巨大,当然这些财富都是从投机者手里赚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