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邪修:从血字加点开始 > 第82章 分粮

第82章 分粮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夜雨初歇,残云散尽。


    恰清晨第一缕阳光擦肩而过。


    阳泽城内,鸡鸣犬吠。


    袅袅炊烟自瓦舍间升起,与晨雾交织。


    便成就一幅淡墨水彩。


    吴仁安立于城楼之上,俯瞰城中景象。


    晨露沾湿官靴,清冷随风渗入骨髓。


    与往日不同,城中气氛异常凝重。


    街道上行人寥寥,偶有几户开门,探头张望,却都迅速缩回,如惊弓之鸟。


    “米如珠玉重,人心似秋波。”


    吴仁安轻声吟道,目光扫过城中错落有致的屋舍。


    “若欲收人心,先要解民忧。”


    身后传来沉稳脚步声,铁牛抱拳行礼。


    “香主,告示已拟好,请过目。”


    吴仁安接过竹简,细细翻阅。


    告示内容简明扼要:无生教将统管全城粮食,按人口及贡献分配;富户余粮充公;凡入教者粮食优先供应,并有额外赏赐;私藏者株连九族。


    “就这般张贴全城。”


    吴仁安将竹简递还,眸光锐利如刃。


    “记住,字要大,民众看得清,官话要少,百姓听得懂。”


    “遵命!”铁牛抱拳而退。


    吴仁安立于城楼之上,俯瞰城池全貌。


    城中早市已然开启。


    然街道上行人寥寥,摊贩稀疏,与往日繁华相去甚远。


    “城若无商,如人无血。”


    吴仁安轻声吟道,眸光深沉如古井,映照出整座城池的命脉。


    身侧赵无常拱手道:“香主所言极是。城中商贾多已停业,物资匮乏,民生日艰。”


    “无商不足以活民,无民不足以守城。”吴仁安袖袍一挥,语声如金石相击,“传令下去,无生教即刻接管城中所有商业!”


    赵无常一怔:“香主的意思是...”


    “粮为民命,商为城脉。”吴仁安转身,血色长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朝廷大军压境,我等当固本强基,方能立于不败。今日起,推行粮政新策,重整商业秩序!”


    ——


    阳泽城东门内,一队身着黑衣的教众排列整齐。


    皆手持铁钉木槌,各自背负一摞白纸黑字的告示。


    为首者手持旗令,面色肃穆。


    “咚!”城中钟楼传来沉闷一响。


    东方天际一抹微红,如血般渗入云层。


    “出发!”为首者一挥手中令旗。


    整队人马分散开来,如黑色溪流般流向城内各处。


    城中各处,教众张贴告示,宣告粮食新政。


    城南广场上,人头攒动,众人围读着墙上大红告示。


    \"听说了吗?无生教要发放免费口粮!\"


    \"当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可有什么条件?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告示上朱红大字如刀如剑:


    【无生教粮政新令:


    凡阳泽城中居民,皆可领取口粮。非教众者,每人每日米七升,盐五钱,菜三两。


    教中低级教众,每人每日米一斗,盐一两,菜半斤。


    换血境教众,每人每日米一斗五升,肉二两,盐一两五钱,菜一斤。


    若有家人加入无生教为我等守城出力者,全家粮食配给提高一等。


    十户为一甲,设甲长一名,负责粮食分领。甲内若有人举报他人私藏粮食,查实后,举报者可获该户一半粮食。


    违令者,斩!】


    一时间,城中议论纷纷。


    喜者有之,忧者有之,疑者亦有之。


    清晨,各区粮站前已排起长队。


    家家户户派人携带户籍文书前来登记。


    最大的粮站位于城中心,吴仁安亲临现场督察。


    数十张长桌整齐排列,教众们手持名册,逐一登记。


    百姓们排队有序,脸上挂着既期待又忐忑的表情。


    \"下一个!\"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妪颤颤巍巍上前。


    双手递上一张发黄的纸张。


    “老身...老身家中只剩孤身一人...”


    负责登记的执事接过文书。


    止扫了一眼,冷声道:“按规定,每人每日米七升,盐五钱,菜三两。”


    老妪闻言,忽地跪下,老泪纵横。


    “老身...老身已三日未进食,家中米缸早已见底...”


    吴仁安见状,缓步上前。


    面对苍老佝偻的身影,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婆婆请起。”他伸手虚扶,声音温和了几分。


    “我教新政,便是为解民困。婆婆且安心领粮,往后不必忧饥寒。”


    老妪抬头,浑浊的眼中迸发出亮光。


    “这...这当真?老身无钱...”


    “无需银钱,只需登记造册即可。”吴仁安微微颔首。


    “大善!大善啊!”老妪激动得声音颤抖,一把抓住吴仁安的衣袖。


    “大人仁义,胜过当朝天子!”


    吴仁安面色不变,但眸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挥手示意执事为老妪加发一份粮食,以作体恤。


    “传令下去,对孤寡老幼,可酌情增加口粮。”


    此言一出,周围百姓无不动容。


    有人喃喃道:“香主恩德,胜似再造。”


    也有识时务者,主动上前表达加入无生教的愿望。


    “香主在上,小人愿入无生教,为守城出一份力!”


    一名壮年男子拱手高声道。


    吴仁安微微点头。


    “凡入我教者,需有真才实学。你有何所长?”


    那人挺胸道:“小人力大无穷,能挑三百斤担子行十里不喘息!”


    吴仁安袍袖一挥,命令道:“赵无常,为他试试。”


    赵无常领命,取来一杆百斤扁担。


    那壮汉轻松举起,围观者无不惊叹。


    “准你入教,即日起为运粮队一员。”吴仁安颔首,面上亦挂起一丝笑意。


    “记住,入我无生教,便是一家人。忠于教义,必有厚报;背叛教规,死!”


    最后一字,声若惊雷。


    直震得在场众人心头一凛。


    ——


    不多时,城中各处街角,皆有无生教众张贴告示。


    围观者如蚁附膻,议论声此起彼伏。


    “无生教要统管粮食?这…”一位瘦削老者皱眉。


    “却是好事,先前陈家把持米价,一斗米要八钱银子,寻常人家哪吃得起?”


    “可现下让无生教说了算,怕也不是善事…”


    “嘘!慎言!”


    四下惶恐目光扫视,人群逐渐安静。


    吴仁安微服私访,混迹于人群中,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


    他裹紧布衣,不着痕迹地穿行于街巷之间。


    耳听八方,似笼中观鸟。


    转过一条小巷,忽闻争执声。


    一名无生教执事正在挨家挨户登记造册,却在一户门前遭到拒绝。


    “老夫一人独居,不需领什么粮食,还请给老夫一个清净!”


    一苍髯老者挡在门前,声音嘶哑却不失硬气。


    执事冷笑:“封城在即,谁都逃不掉。识相的,速速报上年龄籍贯,否则…”


    “否则如何?”


    吴仁安不知何时已站在巷口,声音平静如水。


    执事猛然回头,见是香主亲临,顿时惶恐下跪。


    “属下见过香主!这老头不肯配合登记,属下正要…”


    “起来吧。”吴仁安挥挥手。


    直向老者走去,“老先生为何不愿登记?”


    老者审视吴仁安片刻,叹息道:“老夫看得透,城中风雨将至。


    无生教与朝廷对垒,必是两败俱伤。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血腥,只愿在这磨盘中苟活,何必趟这浑水?”


    吴仁安眉头微蹙,随即展颜一笑。


    “老先生高见。只是眼下官军围城在即,粮食管控势在必行。先生若不领粮,却是要饿肚子的。”


    老者冷哼一声。


    “宁可饿死,不愿沾手无生教的东西。”


    执事怒道:“好个顽固老头!”作势欲上前。


    “慢着。”吴仁安伸手制止,目光在老者家中扫过。


    见墙上悬挂着一把古琴,案几上摆放几卷书简,神色微动,“老先生精通音律?”


    老者见他识得古物,语气和缓几分。


    “不过粗通皮毛。”


    “知音难寻。”


    吴仁安叹道,“老先生既不愿入教,本座也不勉强。


    只是…眼下局势危急,朝廷大军将至,城门已闭。若不领粮,恐怕…”


    不等吴仁安说完,老者转身入屋。


    取出一方包袱,递给吴仁安。


    “老夫自有干粮,足够撑过一月。若干粮尽时城未破,再来领粮不迟。”


    吴仁安接过细看,见内中确有干粮,但不多,勉强够一人食用半月而已。


    他默然点头,将包袱还给老者。


    “敬老先生襟怀,且随老先生所愿。”


    又转身对执事道:“登记此处,标注''独居老者,自备粮食'',暂不强制领粮。”


    执事领命而去。


    老者略显错愕:“你…就这般放过老夫?”


    吴仁安笑道:“人各有志,强扭的瓜不甜。老先生若有闲暇,吴某愿登门请教琴艺。”


    老者审视吴仁安良久,忽然问道:“你便是无生教香主?”


    吴仁安点头:“正是。”


    “琴者,静也,志在高远。”


    老者叹息,“足下为一教之主,气息紊乱,心浮气躁,恐琴艺难成。”


    吴仁安不以为忤,反而抱拳道:“老先生教诲,吴某铭记于心。”


    ——


    粮站之事不过是开端。


    次日,城中再次张贴告示,宣告商业新政:【凡阳泽城中商铺、作坊,即日起由无生教接管。原店主可留任经营,惟需上缴利润九成。违者,斩!】


    此令一出,城中哗然。然而,在绝对武力面前,无人敢有异议。


    吴仁安下令各部执事清点城中商铺、作坊数量,发现已有七成商铺停业。


    余下经营者,商品价格飞涨,致使民怨沸腾。


    “召集城中所有商铺掌柜!”


    吴仁安一声令下,铁牛、赵无常分头行动,强行请来所有商铺负责人。


    无生教议事厅内,数百名商人跪伏一片,面如土色。


    吴仁安高坐主位,血眸扫视众人。


    “诸位商贾,俱是阳泽城中精英。今我教接管商业,并非要绞杀商机,而是欲重振城中活力。”


    “香主明鉴!”一名锦袍商人膝行上前,额头抵地。


    “非是小人等不愿开业,实在是...实在是货源短缺,无物可卖啊!”


    “说下去。”吴仁安目光如炬。


    “回香主,自神教入主阳泽,城门紧闭,外地货物断绝。我等存货早已售罄,无从进货,如何经营?”


    吴仁安微微颔首:“你所言极是。”


    他转向赵无常,“将劫获物资分配给各商铺,按照原本经营品类,合理调配。”


    赵无常领命而去。


    吴仁安环视众商贾:“尔等听着,商为国用,利为民生。


    今日起,我教接管所有商铺,但并非没收。


    尔等仍可继续经营,所得利润,上缴九成,自留一成。”


    商人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


    “一成利润,如何够本...”


    吴仁安目光骤然转冷:“拉下去砍了!”


    数十黑衣教众涌入,将堂下所跪商贾具拉出大堂。


    门外刀斧入肉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不干,尔等去干,有何异议尽管说!”


    众人噤若寒蝉,齐声道:“没有,香主英明!”


    “很好。”吴仁安缓缓起身,负手踱步。


    “今日粮食已经发放,百姓手中有粮有钱,正是做买卖好时机。


    我教接管商业,一来统一物价,二来保证供应,三来活络城中经济。”


    他顿了顿,声若洪钟。


    “即日起,所有商铺务必复业!价格由教中统一制定!违令者,斩!”


    ---


    城中气氛迅速转变。


    粮食发放,人心安定;商铺复业,百姓得以购买日用所需。


    最重要的是,无生教的影响力如江河决堤,势不可挡。


    “香主!”铁牛兴冲冲来报,“仅三日功夫,已有三千余人加入我教!”


    吴仁安闻言,不惊反思:“数量太多,良莠难分。”


    赵无常亦步入大堂,禀报道:“香主,城中商铺已全部复业,物价稳定,百姓购买积极。”


    吴仁安颔首:“不错,有赏。”


    又一执事疾步入内。


    “禀香主,城中粮食分发已过三轮,秩序井然。百姓对我教赞不绝口!”


    吴仁安听闻各项喜报,眸中闪过一丝满足。


    然而,他心知肚明,眼前的安定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召集所有新入教的青壮年,即刻开始操演训练!”


    吴仁安果断下令。


    “招原守备司都尉负责刀枪术,赵无常负责弓箭术。指名董铁为总教头,负责整体协调。”


    三人领命而去,即刻安排训练场地。


    吴仁安又召来几名精通建造的工匠。


    “三日内,在城墙各处增建箭楼十座,加固城门三道,准备滚木擂石千余。”


    众工匠领命,连夜赶工。


    ——


    天刚蒙蒙亮,阳泽城各处便排起长龙般的队伍。


    男女老少,手持木牌,静静等候。


    城中四处设立的粮站前,黑衣教众持刀站岗,神情肃穆。


    吴仁安微服出行,身后跟着铁牛和一队亲信。


    他行走于街巷之间,观察百姓领粮的情况。


    东城区粮站,队伍排得整整齐齐。


    领到粮食的百姓面带喜色,快步离去。


    吴仁安停下脚步,凝视这一幕。


    “香主,百姓们比想象中更加驯服。”


    铁牛低声道。


    “饥者易为食所动。”


    吴仁安淡淡道,“民以食为天,我掌粮即掌天。”


    他转身,继续向下一处走去。途经一处小巷,只听两名妇人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我家老大昨日加入了无生教,今日领的粮食比往常多了两成!”


    “真的?我家男人也说要去报名呢!”


    吴仁安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却无半点笑意。


    他走出小巷,来到西城区粮站。


    这里人群更多,却也维持着秩序。


    就在此时,一阵骚动传来。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挤到队伍前方,大声嚷嚷:


    “凭什么教众多领粮食?我家六口人,几升米哪够吃的?”


    站岗教众冷声警告:“闭嘴!按规矩领粮!”


    那壮汉不依不饶,推搡起教众。


    “什么狗屁规矩!老子不服!”


    “哗啦”一声,教众拔刀出鞘,寒光闪烁。


    围观百姓纷纷后退,屏息凝视。


    吴仁安神色不变,缓步走近。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让他直达事发地点。


    壮汉见一个血袍男子走来,心中一凛,却仍梗着脖子道:“你是谁?”


    “我么?”吴仁安淡淡一笑。


    血眸中却寒芒毕露,“本教香主。”


    壮汉闻言,顿时面如土色,双腿不由自主地发软。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香主大人,求香主饶命!”


    吴仁安居高临下地望着这个满头大汗的壮汉。


    声音平静如水:“为何不满?”


    壮汉颤声道:“小的、小的家中六口人,按规定每日只能领到三斗余米,实在不够吃啊!”


    “不够?”吴仁安眉头微蹙。


    “那你有何良策?”


    壮汉愣住了,结结巴巴道:“小的、小的愚钝,哪有什么良策?”


    吴仁安转头,环视周围鸦雀无声的人群,朗声道:“诸位百姓听着,无生教收粮分粮,为的是什么?”


    无人敢答。


    “为的是全城生死与共!”


    他声音拔高,传遍四周。


    “朝廷大军将至,若不齐心协力,人人自危,必将城破人亡!”


    他指向那壮汉:“此人只顾自己一家温饱,不顾大局,这便是乱城之贼!”


    话音刚落,铁牛上前一步,寒光闪过,壮汉头颅应声落地,鲜血喷溅三尺有余。


    人群中爆发出惊恐的尖叫,随即又迅速安静下来。


    吴仁安环视众人,目光如刀:“今日起,但凡扰乱秩序、心存不轨者,杀无赦!”


    他转身离去,留下一片死寂的人群和一具无头尸体。


    ——


    当日午后,一则消息如风般席卷全城:加入无生教者,不仅粮食倍增,更有银钱赏赐!


    一时间,城中掀起入教热潮。


    “善哉善哉。”次日,吴仁安站在府衙高台上。


    俯视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暗喜,“逢场作戏,各取所需。”


    “香主,申请入教者太多,无法一一甄别。”


    赵无常忧心忡忡,“恐有奸细混入…”


    吴仁安冷笑:“无妨,有备无患。即日起,青壮男丁须过武力一关,女子需通过针线或医理考验,老弱者须有亲属入教作保。”


    一连三日,无生教总坛前人头攒动。


    铁牛带领心腹在场中设立数个考验区域:男子需负重五十斤疾走三百步、女子需在一炷香时间内缝补衣物或辨识药材、老幼则需证明家中确有亲属入教。


    经此筛选,入教人数锐减,但质量大增。


    吴仁安暗中观察,发现通过考验者大多身强体壮或手艺精湛,正合其意。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吴仁安站在城墙上。


    看着城内新入教的青壮年在校场操练,嘴角含笑,“如今粮已得,心已收,待官军至时,看我无生教如何迎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