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识?”小孙也感到很惊奇。
“岂止认识,我们哥俩还共谋过见不得人的事呢!”苏浔想起来,当年在“乐源”和“猴子”,在一间小黑屋篡改商标日期的糗事。
“猴子”握着苏浔的手憨憨的笑着,不住地点头。
小孙告诉苏浔,“猴子”是伊老板的员工,专门负责给下面分销商送货。
偶遇苏浔让“猴子”分外开心,干脆把小货开到路边,还从车里拿出一盒烟,撕开封口,分别硬塞到给苏浔,小孙手里。
三个人干脆站在路旁热聊了起来。
苏浔得知,“猴子”自从离开绿山“乐源”后,又辗转多地打工,后来在家乡学了驾照,经朋友介绍,来到了“怀化”伊老板公司,干上了小货车专职司机的工作。
“安总他们去哪儿了?”苏浔记得安总提起过,他走到哪儿都会带着“猴子”这个小老乡。
“他们去了四川,据说正在和xz一个公司,合作开发一款‘雪莲藏密酒’。”“猴子”说“您知道我苏经理,我只能干点儿粗活,营销专业的事儿做不了。所以我就没跟过去。”
“也好。做自己喜欢的,开心就好。”苏浔突然想到“猴子”既然是伊老板的员工,对公司的信息自然会有所了解,便问“我们‘桂南黑豆奶’现在出货还正常吧?”
“正常。不过我听主管说,本来向你们‘桂南’订准备‘两节’的货,老板说暂时让停了。”
“知道为什么吗?”苏浔了解“猴子”不是那种机灵的孩子,索性直接一些“是不是有新客户来了?‘多丽黑豆奶’的业务见过吗?”
“没错。我们老板还跟‘多丽’厂家经理,喝过两回大酒呢。”
这时,从大门口走出来一个主管模样的人,朝“猴子”喊了一嗓子,催促他赶紧把车开走。
“晚上等我回来,请您吃饭啊,苏经理。”“猴子”临别时再三说道。
“猴子”开着小货车走远了,苏浔把手中的烟蒂扔到地上,对小孙说:“听‘猴子’这意思,‘多丽’可比咱们早来了一步。”
“那苏总,我们该怎么办?”
“不知道。见见这个伊老板再说。”
两个人走进大门里,右侧便是一个上楼的楼梯。小孙带着珠苏浔来到二楼,从室外楼梯往里看,便是一个不小的大院。院中停放着几辆大小货车,一些装卸工正从库房搬运各类饮料,食品包装往车上装运。
楼梯尽头一个三十几岁长着一个大脑袋,敦实的男人,撅着屁股手扶着水泥台,朝院内叫喊着,指挥着员工。
“伊老板。”小孙走过去,叫了这个大脑袋男人一声。
“呦,孙经理来了?啥时候到的?”伊老板这才起身,转过头来。
“我和我们销司苏总昨晚到的。”小孙连忙给苏浔,伊老板相互做了介绍。
“苏总来怀化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伊老板一边怪罪着小孙,一边赶紧伸手开门,把苏浔请到他的办公室里。
和其他福建老板一样,伊老板先把茶具端出来,一通折腾,然后把“一口闷”的小茶碗递到苏浔跟前,请他先润润嗓子,品品功夫茶。
“我这穷乡僻壤小客户,可从来没有‘桂南’大领导光顾,您苏总是第一个。”伊老板晃着大脑袋开了口。
“这个伊老板应该理解。我来销司之前,雷总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苏浔拍拍胸口笑着说“可您伊老板的大名,都在我们覃老板,雷总这儿装着呢。我到长沙公司第一个客户,就是来拜访您伊老板。”
“谢谢啦。”伊老板自顾自的将茶壶的水,折来折去,说道“生意越来越难做喽,‘桂南黑豆奶’可不比从前了。”
“一个产品从成长期必然会走到成熟期。”苏浔说“但‘桂南黑豆奶’的成长期还远没走完,只是不像最初增长幅度那么大罢了,毕竟当初的基数小。我看了一下伊老板公司的销售统计,您上半年还是两位数增长。”
“伊老板手里厂家的产品可不少,有这个增长率的不多吧?”
“‘桂南’这段时间支持少喽。”伊老板指着小孙说“分公司费用吃紧,他们经理都把促销活动安排到了大城市,我这儿成了没人待见的流浪儿。我这往下分销产品,油费,员工工资水涨船高,利润却越来越薄了。”
福建老板精明,算计的功力,绝非浪得虚名。伊老板的每句话其实都是一种讨价还价,而且是在暗示苏浔,如今与“桂南”合作与否的主动权是掌握在他的手上。
“看来伊老板想娶‘新人’进门了。”苏浔笑着对小孙说“我们‘桂南’在伊老板眼里已经成了黄脸婆,听这话的意思是准备休了咱们。”
“不,不。绝对不是。”伊老板见苏浔就要起身,忙不迭地摆手。
“苏总北方人吧?”伊老板抱拳拱手道“听您这说话爽快劲儿,我就猜到了。”
有时候并不是有意,便会扯到了地域上。很多人笼统的总结:南方人精细,狡黠;北方人大度,黄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苏浔接触过许多南方客户,他们往往在原则上坚持自己的底线,为人处世方面,尤其是,可以在为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人身上,豪掷千金的气度,无人可及。
倒是有些外表豪气冲天的北方人,到了节骨眼上的所作所为,还不如一个小女人。
所以南北差异,地域之争,凡是轻易下非黑即白定论都不靠谱。不管他是何方神圣,到头来还是靠人品说话。
苏浔对福建籍老板有所了解,这些人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人性的揣摩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求于人时“俯首甘为孺子牛”,到了平起平坐,俯视对手阶段,便不自觉地溢出一股傲气。
这算是他们生意经中的一招方术。看似变化的是态度,其实终极的目的,还是要在与对手过招中,博取最大的利益。
从“猴子”口中得知,“多丽”已经与伊老板有过接触。至于双方深入到什么程度,尽管不得而知;但苏浔已经把最坏的结果想到了,就是伊老板与“桂南”取消合作,直接投到“多丽”怀抱中去。
刚才两个人见面未加寒暄,便直奔主题旁敲侧击的对话,苏浔实际上是在暗示,伊老板离开“桂南”,作为厂家来讲并不十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