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大小姐的贴身安保 > 第178章 请苏先生签字

第178章 请苏先生签字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桂南集团”还不至于为了一个二线经销商,低三下四。


    伊老板从苏浔的态度上,马上察觉到了。


    “难得苏总来一趟怀化。”伊老板边操起电话,边对苏浔说“我们这儿有一家苗家菜,很有特色。请您苏总试试。我也和您好好喝上两杯。”


    小孙看了一眼苏浔,可能他觉得见面后,伊老板和苏浔的话不投机并不是很和谐。


    “好啊。”苏浔拍一下小孙大腿,说“大老远来见老客户,不陪伊老板喝好哪成。听伊老板安排。


    伊老板打了几通电话后,便开着自己的一辆面包车,将苏浔,小孙带到了他赞不绝口的“苗寨苗家菜大酒楼”。


    从外观看这家“苗寨酒楼”的确富有苗乡特色。怀化城市道路都是依山而建,面包车开到一处山坡上,一栋仿佛“吊脚楼”的苗寨建筑便映入了人们眼帘。


    下车处,恰好便是由粗壮竹木搭起的台阶,台阶两边身穿苗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手捧青花大碗,哼哼呀呀唱着苗寨迎客曲。


    “我来怀化几次了,伊老板可都没带我到这儿来。”小孙见到此景很兴奋,悄声对苏浔说。


    进到“寨门”里,一位长相英俊的苗寨后生,举起牛角号吹了三声,对楼上高喊了一句拖腔拉调的苗语。


    这家酒楼像是一个戏台,听到牛角号声,楼上随即跑下来六位俊俏的年轻姑娘;虽然也是满身银饰,滴里当啷,但与门口深色系迎宾姑娘不同,这些女孩的衣饰更鲜艳,靓丽。


    两人一组,一左一右不由分说,搀扶着苏浔,小孙,伊老板,个个露着黄黄的牙齿,含笑将他们一一带到“吊脚楼”顶层。


    怀化的地理位置处在湘贵交界处,气候比火炉长沙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避暑圣地。尤其是是坐在“吊脚楼”最高处,四处没有门窗遮挡,山风习习,让人既惬意又爽快。


    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走到伊老板跟前,两个人用闽南话交流了一番。这位老板随后朝苏浔打了声招呼,说:“苏总远道而来,到我这儿有啥需要别客气哦。”


    “他是酒楼老板?”那位老板退下后,苏浔问伊老板。


    “是,也是我们福建老乡。”伊老板说“这家酒楼过去是由一个当地人苗家人开的,又破又小。我这老乡后来看中了,高价给盘了下来,现在的生意是全怀化最火的酒楼。你瞧瞧,一个福建人搞得‘苗寨酒楼”这民族特色比他们苗族人还地道。”


    “你们福建人都长着生意脑瓜子,一个大汉民族的老板,摇身一变成了苗乡寨主。”苏浔呵呵一乐。


    这让苏浔不禁想起了一段云南往事。


    当年,苏浔和林雪儿刚结婚,利用林雪儿放暑假,去云南补了一次新婚蜜月。旅行团在“风花雪月”的洱海边上,安排了一场白族风情的篝火晚会。


    晚会进行中,一位自称“金花”的姑娘从绣楼上,向观众抛下了几个绣球。一时间观众阵脚大乱,本来都是正襟危坐,凝神投入看节目的男男女女,瞬间比起了爆发力和机灵劲儿,站起身,朝向绣楼方向,不管不顾疯抢着“金花”扔下来的绣球。


    主持人随即朝抢到“绣球”的幸运儿,发出了火辣辣的邀请,说:“绣楼上的金花,正在翘首期盼阿哥的到来,只有手里抢到绣球的男士,才有资格上到绣楼上,与‘金花’阿妹同入洞房,共享花烛夜。”


    手中持有绣球的男士听罢,顿时个个成了百米竟跑的健将,不待主持人发令,纷纷奔向绣楼,你争我抢,腿脚不灵的被挤得东倒西歪,甚至有人倒在了绣楼前,摔了个大马趴。


    头彩被一位健硕的中年男人争得,他首先登上了绣楼上,马上被一群“金花”“银花”簇拥着推进了绣楼里。那些败下阵来的男人,则悻悻失望的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绣楼里那个中年男士,到底和金花如何缠绵,不得而知。当晚会快要散场时,那位金花的新郎哥,不知为何,拖着沉重的双腿,蔫头耷脑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大哥,里面啥子节目哟。成亲了没有?”和男士同行的旅伴艳羡的问道。


    “草,坑人!”中年男士骂道“进去一帮人就把我架住了,二话不说上上下下翻口袋,连内裤都摸遍了,把我皮夹里的钱全给摸去了。”


    “啥!这不是抢钱吗?”


    “人家说这是少数民族习俗,想见新娘金花要给进门彩头。”男士又“草”了一声说“我求他们给我留点儿钱,你猜他们怎么说?”


    “咋说?”


    “不中!”


    “金花不是白族姑娘吗?怎么这口音,像是咱们中原地带的。”


    从那次云南旅行回来,苏浔便知,现今凡是打着少数民族风情的景点,大都已经成了资本推手“宰客”的秀场。


    那些“金花”“银花”“阿诗玛”,不过是内地老板聘用的群演。


    从长沙来的火车上,所见到的那些山民穿戴,才是他们本民族的正宗常服;而在景点,电视屏幕上夺人眼球,出现的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只能当成戏装观赏。


    伊老板请的这餐苗家菜,以山珍野味为主;苏浔席间只字不提业务上的事情,只是不停地频频举杯,和伊老板酣畅淋漓的畅饮。


    酒酣耳热时,伊老板终于绷不住了,放下酒杯说:“苏总海量,我可是真陪不了了。”


    “我的酒量也是二两到头了。今儿一是见到伊老板高兴,酒逢知己千杯少;二是无事一身轻,‘桂南’在怀化,暂时没啥业务可谈,一点儿心思没有了。”


    “苏总这是啥意思?”伊老板没想到苏浔来了这么一句。


    “这么说吧,‘桂南’做的是全国市场,连南疆,ls都有我们的产品。”苏浔说“少一个怀化从总体销售来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您伊老板把‘桂南’换成‘多丽”对您来讲有好处,有利润可图,您说得对,哪个老板不想多赚钱。”


    苏浔点出“多丽”,伊老板坐不住了。


    “苏总,‘多丽’是找过我几回。实话实说,给的条件是真的优惠。不过,我可到现在,还没正式答应他们厂家啊。”


    “方便说说,他们都给了您什么优惠吗?”苏浔问道。


    “价格,返利这些就不用说了。”伊老板说“他们知道我主要的通路是分销,二话不说就答应,只要进他们的货,马上奖励我两台‘昌河’小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