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自告奋勇,去啃“南沪公司”这块硬骨头,前往上海,除了可以借此回家与老婆,孩子团圆外,与小李表哥这个bj客户,两人犯相,生了芥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两节活动”最终的方案,推翻了雷声“有奖销售”,改为苏浔的“礼盒装”形式开展,此次促销又是在“多丽”大兵压境下进行,负责京津冀市场的苏浔心中倍感压力。
这些天,袁经理陪苏浔转了转bj主要的终端卖场。巡查,拜访一圈后,苏浔认识到,bj的商业业态,已经呈现出外资大卖场,内资连锁店,批发市场流通渠道,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这在苏浔去过的其它分公司,所辖市场,是从未见到过的。
原本市内各区的国营副食品公司,纷纷改头换面;丰台副食品公司重组成“超市发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西城副食品公司将过去所属的副食店,统一logo建起了“好邻居”24小时便利店。
实力最雄厚的朝阳区副食品公司,干脆克隆了外资大卖场的经营模式,围绕着三环辅路,一下子开起了多家“京客隆”大卖场。
抛开天津,河北,bj公司管辖的市场影响力,对整个“桂南”的销售贡献,绝非内陆省份分公司可比。
“多丽黑豆奶”的不请自来,像bj这样以一顶十的重点市场,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门副总将礼品盒装,试吃台都拍成了照片,传真到了bj公司。并告知“两节”促销货品,物料,已开始陆续发往各个分公司。
覃老板亲临bj,苏浔坐镇分公司,袁经理当然知道,此次促销活动重要意义不同以往,bj公司上下不敢怠慢,全员行动,马不停蹄地为启动“两节活动”做着各项准备。
这天,苏浔给小李打了电话,说要去他们公司拜访他的表哥,顺便把覃老板会上透露的“料”,向他们个别通报一下。
与小李表哥见面,除了袁经理反复向苏浔说明这个客户的重要性,苏浔也认识到,bj目前市内外资卖场,天津,河北主要终端都是由小李表哥这家公司来经销运作。
修复这家公司的客情,对“两节”促销刻不容缓,更何况还有小李这个朋友的私交存在。
下午两点,苏浔随袁经理按预定时间,来到了位于关东店菜市场后面的小李表哥公司所在地。
在大门口迎接的小李,直接将苏浔,袁经理二人带到了他表哥的办公室。
“我表哥现在正搞一个新项目,忙着呢,刚回来。”进到办公室前,小李对苏浔说道。
没等苏浔问表哥是不是又引进了什么厂家大品牌,办公室大门便被小李拉开;一位三十出头,浓眉大眼剪着寸头的男人,左手盘着一串红念珠,笑模笑样的朝苏浔走过来,伸出了右手。
“苏总?我弟弟可没少提起您。”表哥边热情和苏浔握手,另一只手还不停地转动着那串红念珠。
“苏子今儿特意过来,要和咱们聊聊他们公司有啥‘新料’。”小李对表哥说“我和苏子的关系没得说。”
“瞧出来了。苏总,既然您和我弟弟是朋友,我也可就拿您当兄弟了。”表哥请苏浔,袁经理坐到沙发上,说“我做生意就是讲究个情分,不怕您苏总挑理儿,我最烦像你们雷总那样,假模假式装孙子的人。”
在客户面前评价自己的上司,显然不妥;苏浔随便看了看小李表哥办公室的布局,发现和其他经销商随处可见的厂家样品不同,桌上,陈列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玉器摆件。
“表哥您喜欢收藏玉器?”苏浔手指了指,把话题引开。
“我弟弟没跟您说?这是公司今年新开发的项目,玩儿个新鲜。”表哥说“咱们赶上好时候了,自古以来盛世收藏;不是有句话吗,金子有价玉无价。苏总,来瞧瞧有没有您喜欢的?
“表哥公司这是跨界玩儿高雅的。”苏浔看了小李一眼说“是不是食品这块不打算做了?”
“没那事儿。”小李赶紧回应道“食品经营表哥都交给我了,倒腾这些我都叫不出名的‘石头”他是内行,都由他自己忙活。”
“苏总,您是不是觉得玩儿玉和做食品市场不搭界。”表哥对苏浔解释道“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对原来的业务帮助可太大了。”
表哥这个高论,苏浔听得是一头雾水,实在是让他费解。
苏浔眼下,最关心的是“桂南黑豆奶”“两节促销活动”。小李表哥这些和田玉,红玛瑙,黑曜石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他既不懂也不感兴趣。
小李既然提到了表哥公司食品经销业务,依然继续正常经营;苏浔还是把来意,向小李表哥掰开揉碎说了一说。
小李表哥翘着二郎腿,揉搓着手上的红念珠,摇头晃脑的听罢,说:“看来你们‘桂南’是真急了,这个促销活动,依我的经验看还算靠谱。不过想让我配合,我不是难为您苏总啊,我有个条件。”
从小李口中,苏浔对他表哥“发家史”,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这主最早是在西单早市练摊,据说当初连进货的本钱都没有。小李表哥就将京郊农民,拿到城里来兜售的自编的大小扫帚,先赊下来全部收下,约定由他独家代理,售完结账。
没想到这个没人瞧得上,不起眼的营生,在西单早市倒打响了名声。周边的摊位要么是服装鞋帽,要么是玩具电器;唯有小李表哥专做起了这份“民生”商品。
据说后来连bj各区县环卫部门,都从小李表哥处批发进货大笤帚。“扫帚李”在四九城都有了不小的名气。
小李表哥积累了一定资本,又在“雅宝路”租下了一个摊位,专做俄罗斯服装生意。因为有一回,发往俄罗斯的羽绒服里面塞得纸片太多,差点被前来寻仇的老毛子“光头党”要了性命。
与俄罗斯商人结了大仇,小李表哥也不敢再在“雅宝路”继续做下去了。将自己的摊位高价出让给了温州人,又一头钻进了“关东店食品批发市场”,摇身一变,成为了京城最早一波的经销商。
小李表哥凭着自己的胆略,总是能在生意场上,啃下螃蟹最肥的那条大腿儿。绝对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您有什么条件说说看。”苏浔不知小李表哥是不是在这个关键当口,对“桂南”要来个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