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笑的是年轻的“经济学概论”乐老师,这位一直在团委系统工作的团干,不知何故“弃政从教”成了商专一名讲师。他上课时无一例外,几乎就是学生“白日梦”“黄粱梦”的催眠课。
乐老师上课从来都是一贯的姿势,站在讲台上,手捧教材一字不拉的照本宣科,语调语气,就像连结濒死病人心脏的监测器屏幕上,那条拉成没有波动的直线。
学生时代,只是感觉商专里这些教师无聊,无趣,走向社会,投入到商海,市场中,苏浔却越来越体会到,学校所教授的课程对实操毫无助益,那些编撰教材的专家学者理念,似乎还停留在“梦回大唐”。
商专的这些师者,既没传道,更没解惑。显然他们本身,就是一群不知所云,勉为其难的“教育工作者”。
专科学校升格本科学院,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真不知道除了校长,系主任这些教育家,行政级别喜提一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不是也能随之高歌猛进!
回到销司这段时间,苏浔,丛辉一直加班搜集历年的市场数据,查询全国经销商过往,以及现今与“桂南”合作的表现。离年底日益临近,新销售政策,营销策略整体方案出炉,毕竟是一个繁琐,庞大的工程。
尤为重要的是,指定的思路,导向,还要契合如今已经与往年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
雷声还一直待在上海,主要还是针对“家乐福”系统,明年的合同如何签订对“桂南”更为有利,在于“南沪公司”深入沟通。
这天上午,苏浔,丛辉接到了雷声打来的电话。明确告诉他俩,经覃老板同意,明年“家乐福”系统采取分类合作方式。由广州公司覃广武与“家乐福”华南区签订直供合同,华东区仍由“南沪公司”代理,华北区待定。
“这是我跟‘南沪公司’老板沟通后,认真思考,平衡后做出的决定。”雷声在电话里说“我们现在和‘家乐福’签订全国大合同,时机不成熟,营销成本过高。华南区域由覃广武试行一段时间,我们容易调整,留有回旋余地。‘南沪公司’这样强势的经销商,和他们签订的协议,条件要比我们去签订,优越的不是一星半点。”
但雷声并没有提及,为什么华北区暂时搁置。而对接‘华北区’家乐福的经销商恰恰是小李表哥。
苏浔在“两节”活动时,为了征得小李表哥助bj公司一臂之力,还许了一个承诺。
雷声为什么,单独把重要的“华北区”家乐福门店,暂时搁置不理,苏浔十分困惑。
电话里不便深入沟通,只好等雷声回销司后,再搞清楚他的出发点,理由和用前几天,苏浔还真就接到了覃老板亲自打给他的电话。覃老板开门见山问他,是不是愿意来集团房地产公司任职。
由于有心理准备,苏浔毫不犹豫地将丛辉推举了出来;他告诉覃老板,在营销策划方面,丛辉比他更有优势。而房地产销售,企划显然是重中之重。
苏浔没想到,他的话还真起了作用。一周后,丛辉便接到了人力资源部韦总监的电话,让他将销司工作尽快交接,三日内赶到南宁集团另有任用。
得知消息后,雷声作为销司顶头上司,在娇县宾馆摆了一桌,为丛辉前往房地产公司履新饯行。
“丛总到了房地产公司朝阳产业,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还在水深火热中的老同事啊!”欢送宴上,雷声端起酒杯,说“覃老板钦点你,也是我这个销司老总的荣光,说明当初我没看错你。”
“不是。”丛辉手指了苏浔一下,想做解释;苏浔给他使了个眼色,让他不要多嘴。
“我听说‘北海项目’开发的特别快,明年开春,就要开始别墅区预售了。”门副总张着满口大白牙的嘴,笑着说“大别墅我们买不起,到时候你这个房地产老板,请我们销司同事去住上一晚,没问题吧?”
丛辉整晚一直心情很激动,既有不舍,也有对苏浔这次暗中帮忙心怀感激。尽管没有直白表示,但破天荒的把自己喝的东倒西歪,跟苏浔碰杯,一饮而尽的次数也最多。
回到宿舍,丛辉的兴奋劲儿丝毫未减,拉着苏浔天上一脚,地下一脚,一直聊到下半夜。
苏浔,丛辉两个人,从互相看不顺眼的竞争对手,到越来越默契,相互帮衬的工作伙伴,男人间的那份少有言表的情感,一路走来日渐深厚。丛辉此时的心情,苏浔当然理解。
丛辉真的走了,意味着他离开销司后,苏浔眼前便也失去了一个可以无所顾忌,交流的人了。
这天,苏浔整理好和丛辉俩人历时半个多月,草拟的新年度销售政策大纲,拿到了雷声办公室。
“坐,苏总。”雷声满脸堆笑的对苏浔说“这份东西,我要静下心来好好看,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尽早给覃老板过目,赶紧定下来。”
“我和丛总的能力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了,到底合不合适,还得您雷总把关。”苏浔谦逊了一句。
“苏总。丛总这回调到房地产公司,覃老板都跟我说了,是你力荐的。”雷声伸出大拇哥说“把好差事让给同事,现今在职场中可不多见唆。不容易啊!”
“我还真做不到无私,无我。”苏浔笑了笑“是我权衡了一下,感觉丛总更适合这份工作。他也有这个意愿,没那么复杂。”
“术业有专攻。做哪一行都一样,就怕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雷声点点头“苏总你这次的选择,我不好判断利弊,但至少让我相信,你确实拿‘桂南’销司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做。”
“门副总看家护院,今后销司实际上就是我们俩搭档,一定要相互支持,双剑合璧哦!”
丛辉离开销司,高层缺了一角。雷声在对外业务方面,自然而然更要倚重苏浔,为他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拉近彼此的感情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一步,他作为老总做出这番表示,不难理解。
这还是雷声第一次主动“敞开心扉”。他与苏浔分析了集团的现状,销司,尤其是他们两个人,在“桂南”今后所要扮演的角色。
“咱们老板现在全身心都投入到‘北海项目’上了,可以说这个项目对‘桂南’生死攸关。”雷声说“自治区领导把他交给覃老板,成功了皆大欢喜;但毕竟经营风险是要企业来承担。覃老板做食品业那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房地产他可是白丁一个,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