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大小姐的贴身安保 > 第269章 各怀心思

第269章 各怀心思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什么呀!老师对她好,可跟你还有关系呢。”


    “怎么?苏珠老师认识我?”苏浔被林雪儿的话,说得有些迷糊。


    “你知不知道,现在不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只要是新生,老师最关心什么?”林雪儿问苏浔。


    “这我得问你这个当老师的,我哪儿知道。”


    “查户口!”林雪儿说“现在不少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家长是做什么的,有一官半职,或是企业老板,那就会另眼相看。”


    “妈的,这可和我老爸老妈那会儿当老师可不一样。”苏浔说“爸妈那会儿,最爱提哪个学生学习好,哪个学生爱做好事儿,从没提过谁的家长,头顶上戴的啥品级的顶戴花翎。”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这个年轻教师和爸妈还是一样的。”林雪儿做了个鬼脸说。


    “那大女儿老师是什么门派?”


    “你说巧不巧,我在苏珠登记表上,就写了你我的工作单位。”林雪儿说“对了,你们‘桂南’在咱们绿山是不是有个女经理?”


    苏浔点点头。老家绿山的经销商,办事处员工,苏浔尽量避免和他们打交道,这样会少些公事之间,掺杂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乡情”。


    “和这个经理有什么关系?”苏浔不解。


    “苏珠老师就是你们公司这个女经理的姐姐。”林雪儿说“老师说了,她妹妹要求她一定照顾好苏总的孩子,每回见面都要提这一出。”


    “这是把咱们大女儿当成高干子弟了。”苏浔苦笑了一下,走到幼儿园大门口停下来,对林雪儿说“还是你送苏珠进去吧,我就别露面了。麻烦!”


    母亲曾说过一句话:孩子很少能察觉得到,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这次苏浔回到家中,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父母真的是步入老年了。


    苏浔这两天陪母亲去了两回菜市场,一段不算长的路,母亲会蹒跚着脚步,哈着腰歇上两三起;父亲腿脚更不灵便了,上下楼手死死地拽着扶手,生怕不听使唤的两条腿一打软,摔上一跤。


    像所有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一样,当今时代没人可以做到“父母在,不远游”。古人可能物质方面大不如现在,但他们体现的人性,却是后人难以伦比的。


    母亲还是不愿意提及,儿子何时又要离家的话题,每天变着法儿给苏浔煎炒烹炸,做着平时家里很少这么丰盛的饭菜。


    父亲的话比以前唠叨了许多,但还是更愿意谈论电视,报纸看到,听到的。


    “你现在也多少承担些责任。不管在自己的企业,还是社会都得严格要求自己。别做任何过分的事儿。投机取巧不是人道,本分点儿才过得安稳。n苏浔过去一直视父亲迂腐,头脑僵化;但老爷子对任何事情,从来都是抱有希望的正向思维,现在看来十分难能可贵。


    苏浔没有把韩老和自己企业,还有瓜葛的事讲给父亲听。苏浔知道以父亲的思维模式,很难跟他说得清楚。相反会陡生他烦恼,担心。


    回绿山,苏浔有件事情需要落实,就是答应陈光,将平面广告业务交给他所在的报社广告部。


    电话打给了陈光没一会儿,苏浔的手机铃便又响了起来。


    “苏子,你回来了?”是一个女生的声音。亲眤的称呼‘苏子’应该是熟人,但苏浔还是想不起来“我是甄玲玲啊,老同学。”


    “陈光告诉你的?”苏浔想到了甄玲玲电话的来意。


    “你也是,怎么不先跟我联络广告业务的事儿。”甄玲玲说“不是跟你说了嘛,我老公是广告部主任。说话好使。”


    “这么个小单子,没必要劳你公母俩大驾。”苏浔回应道“陈光又正好做这个业务,就是图一个方便。”


    “不说这些了,今晚我们聚一聚,老同学见见面。”


    “没必要。广告文本,发布时间,这些我都跟陈光讲清楚了。”苏浔推脱道“聚也好,见面也好,以后再找机会。”


    “你等等,我跟你讲苏子,这可是陈光的意思。”甄玲玲说罢把手机交到了陈光手上。


    “苏子,给我个面子。”陈光央求道“你也知道我这个情况,不可能请你吃山珍海味,找个小馆子随便坐坐,老同学难得见一面。”


    陈光是苏浔学校里要好的同学之一,又是他的新婚伴郎,话说到这份上,苏浔不得不答应下来。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陈光约苏浔聚餐地点离他家不算远,坐公交也就是两站地,名为“绿山老菜馆”的一家餐厅。


    苏浔还没到门口,陈光,甄玲玲和他的广告部主任老公,就在餐厅门外等候了。


    甄玲玲先给苏浔介绍了自己的老公,然后跟老公说:“我这位同学就是常跟你提起的苏总,‘桂南集团’老总苏浔。”


    苏浔边跟甄玲玲老公握手寒暄,边对她说:“你怎么不说我是集团老板,同学就是同学,戴啥官帽!”


    陈光告诉苏浔,这是一家新开的餐馆;老板过去是国营“山水楼”的大厨,现在国营馆子都不景气,自己辞职单干,开了这家“绿山老菜馆”。


    “做的菜都是咱们小时候的味道。”甄玲玲补充了一句。


    看得出甄玲玲老公对这家餐馆很熟悉,先是将菜单交到苏浔手里,请他点几样可口的菜肴;苏浔摆了摆手说:“都是绿山人,口味差不多。您就代劳,按甄玲玲的口味来就成。”


    “听苏子的。”甄玲玲递了个眼色,示意老公去张罗酒水,菜肴。


    “咱们班真是出人才。”甄玲玲感叹了一句,说“你苏子就甭提了。我最近写了一篇长篇报道都获奖了,你肯定想不到,我报道的是谁?”


    “老家的事儿我真的是孤陋寡闻,谁啊?”苏浔问。


    “德子啊。”甄玲玲说“现在德子可不得了了。被市里树为十大青年企业家,‘五四青年奖章’都给团中央报上去了。”


    “这是好消息,不被理解的德子终于被认可了。”苏浔也替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同学高兴。


    甄玲玲老公点好了酒菜,接过话茬来:“苏总,对一个人也好,对一个企业也好,所谓的认可其实就俩字‘舆论’。”


    “就是老百姓说得炒作?”苏浔笑了笑,随口问道。


    “我们新闻工作者不用那个词。”甄玲玲老公也咧着嘴哈哈一乐,说“刚才我那口子说你们同学德子,要是没有玲玲的那篇报道,他还是深山隐士,没人知道这么个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