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家公司领导吧?”学生会副主席官腔十足,自我介绍道“我是我们学校学生会,主管勤工俭学工作的副主席,我叫党荣。”
“你好,党同学。我姓苏。”
“这是我们销司苏总。”哈市经理赶紧做了介绍。
“你们公司在媒体上是不是说,要通过我们学生会来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党荣歪着小脑袋,质问苏浔。
“没错。是这样说的。”苏浔看着这位学生会干部“早熟”的样子,笑了笑。
“听见没有!”党荣转过头,又开始训斥着贴墙站立的那几位女生,说“无组织,无纪律!我告诉你们,不通过学生会你们就别想私自做一份工。哪有这样的好事!”
“党同学我看这不是什么大事。今天他们既然来了,我们就给他们登个记,你学生会也备个案。”苏浔说“不要因为这点儿误会,耽误大家的时间,好不好?”
“是的,党同学。”哈市经理也跟了一句,说“马上我还要接待别的学校学生,再耽误下去,和你们学校合作,我只能先放一放了。”
“那好吧。”党荣这才放缓了口气,对那几个同学说“你们几个听着,回学校赶紧到我那儿备案,我要发现谁没有登记过,你们‘助学贷款’‘奖学金’别怪我给你们停了!”
这个学生会副主席口气不比学校副校长小。
党荣走后,苏浔问这几个一直唧唧索索的同学:“你们是不是不知道要通过校方,学生会啊?”
“知道,我们都知道。”几个女生回应道。
“那通过学生会多好,何必呢!”哈市经理有些不解。
“是这样,如果通过学生会,你们公司给我们的工资,他们要收管理费的。”
“收你们多少?”闹了半天原来如此,苏浔没想到这个群众组织也变成了“收费岗”。
“百分之二十。
这几个报名的同学衣着打扮都很朴素,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性格也很类似,谨小慎微,唯唯诺诺。
家境对一个人由内到外的塑造,真的是一把无形的刻刀。
对“桂南”来讲,学生会索取那百分之二十的管理费,只是九牛一毛;但对这些贫困生而言,可能就是一个月的伙食费。
苏浔当即表示,让哈市城市经理另行与各高校学生会,单独签署一份协议,“管理费”由销司另行列支,学生促销员的工资,按实发金额足额给付到个人手里。
一上午报名的各高校学生数,远超当初的预计。苏浔根据当前的情况,与哈市经理商量,终端促销员一定要甄选外向,有亲和力的女生;一些不符合要求,又确实有意愿的同学,可以让她们带产品进学校,以直销的方式在校园推介新品,按销售数量给予提成补助。
离开哈尔滨前,苏浔对哈市经理说:“哈尔滨是这款新品最先推进这种模式的市场,你的先期培训,期中管理,以及对此次活动的考核评估,全销司可都在看你的表现。”
“明白,苏总。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这次活动。不会让领导失望。”哈市经理当然意识到了,销司老总亲临哈尔滨布置,监督这次活动意味着什么。
返回绿山的旅程,苏浔依然乘坐的是当年与池副总,来哈尔滨开“哈交会”时,那趟头t52次列车。
列车车厢的陈设没有任何变化,连推着小车列车员的叫卖声,一个字都没变过:“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
但短短几年间,苏浔本人以及绿山的老同事,家人,却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觉。
那个雄心勃勃,要在“改革大潮”商海中一显身手的池副总,最终还是回到了他更如鱼得水的体制内,成了一区之长“父母官”。相信池副总最能体味在商海中混迹,与体制内进退得失之间,还是后者对个人来讲才是“人间正道”。
绿山“大华国际投资公司”依然还“亭亭玉立”。但这家公司所投资的开发区几家“假合资企业”,一多半倒闭关门了;国有资产随风飘逝,最大的惩戒对象,不过像“华丽”习总这样的小丑过客。
刁总重回“大华公司”财务处,薪资仍然享受处级待遇,只是没了实职;而“大华公司”董事长,却荣升到了绿山政协做了副主席。
被假洋鬼子弗朗西斯林之流,“哄骗”过的银行家们,又开始成了城市大拆大建,大大小小房地产商们的座上客;当然像曹主任这类为市府重点工程,设立的“政策性”企业,更是他们扶持的重点对象。
我们这些所谓的“银行家”们,所管理的银行每一分钱,根本与他们分毫关系没有。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权位,远比关注银行的呆坏账更为用心。
躺在卧铺上的苏浔,就在这天马行空,苦思乱想中迷瞪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火车到达了绿山站。苏浔走出站前广场,随手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家中。
快到家门口时,他一眼便看到妻子林雪儿领着大女儿苏珠,正迎面而来。他忙叫停了的士,结完车费,赶紧三步并两步朝娘儿俩跑过去。
林雪儿没想到苏浔“突然袭击”回来,愣怔了片刻,只是朝他傻傻的笑着;倒是大女儿苏珠大嗓门的叫着“爸爸”,朝他扑了过来。
“这么早,这是去哪儿?”苏浔抱起苏珠,转头问林雪儿。
“送你大女儿去幼儿园啊。”林雪儿嗔怪道“不是跟你电话里说过了嘛。”
苏浔想起来了,林雪儿曾告诉他,大女儿入园的事搞定了。池副总虽然当初答应过苏浔,让苏珠上“市府幼儿园”,但现在池区日理万机,两口子不好意思再麻烦他。
最终还是林雪儿的校长通过学生家长,好不容易将苏珠,安排进了一家区级公立幼儿园。算是了了两口子一块心病。
“太好了,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送你去幼儿园。”苏浔对大女儿苏珠说。
“你不用先回家歇着?”林雪儿停住了脚步,问。
“你看大女儿一个劲儿地拍巴掌,多高兴。走吧。”
路上,林雪儿告诉苏浔,幼儿园苏珠班里的老师,对大女儿分外照顾,有的孩子家长都嫉妒了。
“我说什么来着,咱们大女儿人见人爱,这可没辙。”苏浔边说,边哈哈大笑了两声“老师都看出来苏珠不是一般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