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上一个似曾相识的玻璃罐,盛满着凉茶;苏浔想起来了,这是第一次去庄可笙家,瞎婆婆从柜子里面取下的那个自制凉茶罐。
苏浔拿起罐子仔细看时,发现罐底还压了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一行字:苏哥,你回来找我。
尽管没有署名,苏浔也知道这是庄可笙留下的。
冲了个凉,换了一身衣服,苏浔看了看手表,也到了食堂开晚餐的时间,便想下楼叫上丛辉一同过去。
刚推开房门,门外不声不响站着两个人,吓了苏浔一跳。一个是以前销司内勤秋小红,另外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苏浔并不认识。
“苏总。”未等开口,秋小红眼圈先红了。
上了年纪的男人嗓门很大,火气也不小,连珠炮似的说了一串广西白话,苏浔一句也没听懂。
“这位是?”苏浔问秋小红。
“是我老豆,哦,爸爸。”秋小红哭哭啼啼对苏浔说“苏总,您得给我做主啊。”
在楼道里,一个哭一个叫,影响到了其他来来往往的员工,苏浔还是把门推开,把秋小红爷俩让进了自己的房间。
“什么事儿,你慢慢说。”苏浔把父女两个人让到沙发上坐下来。
秋小红父亲还是叽哩哇啦说个不停,秋小红意识到苏浔根本听不懂他的话,赶紧制止住了父亲。
“苏总,我又没犯什么错误,干嘛给我调到车间去,还给我工资降了级?”秋小红拉着哭音问。
“销司职能部门人事安排,都是门副总来负责。”苏浔说“不管哪个人调岗,有领导的考量,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桂南’的薪资制度都是定岗,定员。你到了车间,自然就要由工厂人资部门重新确定岗位工资了。”
“我问门副总了,他说这是销司领导的意思。”秋小红说“你是老总,我当然要找你问个明白。”
苏浔听到秋小红这番话,气不打一处来,但又不好发作;门副总这个“两面光”做事的人,一方面把秋小红调出销司,表明自己在雷声与苏浔这两位新老总经理之间的立场。反手,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恶人的帽子甩给他人。
“你在销司应该知道,之前,我是负责市场业务的副总。你以前的工作,后期的调动,我了解的不多。”苏浔说“但既然已经明确了,只能服从,理解。”
秋小红的父亲能听得懂苏浔的话,有些着急,指着女儿的肚子又是一通喊叫。
“你父亲什么意思?”苏浔转头问秋小红。
“我也知道,我的事情不关你苏总的事。”秋小红口气软了不少,低下头泣不成声的说“我怀孕了,还把我调到车间生产线,我……”
秋小红这话一出口,让苏浔一下子语塞;关于她和雷声的关系,只是听过门副总的一面之词,到底秋小红怀孕是真是假,与雷声有没有关系,苏浔不知怎么开口谈论。
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苏浔说:“如果是身体原因不适合在生产线岗位,你向人资部提出申请来。我也会和农厂长说明情况,有可能的话调一下现在的工作。”
秋小红父亲还是有话说,比比划划让女儿做翻译。
“我还想问一下苏总,雷总还能回来吗?”秋小红怯怯的问“他现在在哪儿?”
“这个可能你要直接去问他。”苏浔说“不过他的手机号码已经换了,我只知道他现在在上海,你要是需要,我可以把他的公司地址,电话想法找给你。”
正在这时,丛辉推开门走了进来,招呼苏浔去吃晚饭。秋小红父女见状这才低头告退。
“什么情况?”丛辉问苏浔。
“妈的,添堵!这事儿你我都管不了。”
第二天刚上班,苏浔就把门副总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秋小红怎么回事儿?”苏浔脸色实在难看,刚回到销司,就碰到了这么一档与己无关的麻烦,让他很不爽“她调工作不是你一手操办的吗?怎么还给推到我这儿来了?”
“苏总,您别急。”门副总看出了苏浔的不快,露着大白牙笑着说“本来啥事儿没有,谁知道前两天,她拿着诊断书回头来找我,说她怀孕了,让我给她把工作重新调回来。上班下班都跟着我屁股后面磨叽,我实在没辙了,就说了一句等苏总回来再说。”
“销司内勤,人事方面是你负责的工作,怎么这事儿弄得不清不楚的?咱们这是企业不是官场,有了麻烦就打太极,耍八卦的,真他妈的累!”苏浔说“她身体不合适生产线岗位,你可以跟工厂沟通一下,安排合适的工作做,这有什么难的?非得往我这儿来推!”
“这个我知道,我这就找农厂长说去。”门副总到这会儿脸上还依然挂笑,也确实是一种修为,说“苏总,秋小红其实还是想找雷声,这才是最关键的。”
“那是她的私事,我们帮不了太多忙。”苏浔说“不管怎么样,你也看到她的诊断书了,说明她确实身体不方便。先把她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吧。你要不能办,我找农厂长说好了。”
“您事情多,我来办,我来办。”
回到办公室,苏浔发现自己办公桌上的文件夹,摆放的位置和离开之前很不一样。
门副总告诉苏浔,他最近也忙得四脚朝天。
“咱们‘桂南’要上市,首先要把iso9001质量认证拿下。”门副总指着苏浔办公桌说“工厂那一块甭说了,已经折腾了一个多月,销司这边都是我来配合标准来搞。严格到什么程度,文件必须分文别类,摆放的顺序都有具体要求。”
“完事儿了吗?”苏浔挠了挠头,问。
“初审算是通过了,但过些日子他们还要来复审一遍。”门副总叮嘱苏浔,说“这些日子您看文件,一定别把文件架搞乱了。”
“等复审完了,就随便了呗?”
“对,对。应付完检查,发下证书就没事儿了。”
门副总走出办公室后,苏浔看着码放有序,整整齐齐的文件架不自觉的摇了摇头。
现在美其名日要与时倶进,不论是资质,还是标准,在各行各业都有越来越多的考核,验证机制,管理部门。但真正促成基层,企业工作质量进步,提升的并不多,大都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
这种毫无内生动力的“升级”,最后都玩成了“大家乐”,丝毫看不出来任何有用的价值。明明都清楚是“皇帝的新衣”,还都要装模作样的相互成全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