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是饭友也不太恰当,追溯过程,大体能算是阴差阳错的因为练习室相识,发现彼此都是科蒂斯的学生,又恰巧公寓住在上下层。后来她注意到对方因为陷入练习瓶颈期而开始陷入不正常的禁食状态,才有了饭友这个说法——
过程算是喻棠做了饭,会顺手多一份带给对方。对方会帮忙替她做一些女生难办的重活,为了算得清楚,还主动提出要付钱给她。
也就是这样的交情,在学校里或者公寓门口碰面了聊聊天,话题是纯粹的音乐层面。
近似于那种交往不深的知己,更多的注意力都是放在自己所走的道路上,有种同道中人一般的同志情谊。
那位饭友也是黄种人的面孔,叫alex,是很常见的名字。
头发留成一束马尾,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皮肤苍白,有着好听嗓音和优雅简练的日常作风,待人接物并不自傲孤高,风度有点接近老一辈的艺术家,比如为她启蒙的那位钢琴教授,非常近似于完美融入世俗生活的艺术家。
只不过与此同时,还是一位非常明显的超重者。
“我的老师说,我再这样下去,体力会不足以支撑一整场演奏会。”
喻棠大致还记得两人最后一次见面,alex说是计划换别处的新公寓,能够更方便兼顾运动和练习,送了她一张巴赫主题的演奏会门票做临别赠礼,同她很自然地提自己的减肥计划。但她那时还有些小小的伤感,只以为这是轻松的调笑话,因而记得也不深。
喻棠这时人已经到了家,上网略略搜索了薛泽齐的大名,发现自己白天被好友点醒的灵感竟然成了真,对着屏幕震了好一会儿。
她没把薄杉试图亲近她的事情放在心上,毕竟归根结底,原由是逃不过她同薄越的关系的,因此反而更记着自己当时突然回忆起的一些事。
薛泽齐体态标准,五官凌厉,身材修长,皮肤微黑。
但三年以前的照片,则和她记忆中的alex没有任何不同!
这位小提琴手的变化几乎可以说是夸张到判若两人。
她明明见过几次,竟然没觉察出一点相似,还为着对方对她的熟悉感疑惑了许久。这其中或许有她恢复期的原因,但也并不足以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她是真一点都没认出来老朋友。
这都不是“胖子都是潜力股”的程度了……皮肤颜色的变化,兴许就是对方运动事业蓬勃发展的明证?
她敏锐地注意到,除了体型以外,变化最大的还有对方的肤色。
喻棠怔然一会儿,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是嘆息着的钦佩。
她在记忆中对待那位志同道合的同志是很欣赏的,因为许多想法重合,也能算得上是这么多年以来,鲜少愉快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段。
这种为了自己的理想行动力达到一个超乎寻常的高度,或许也是对方能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喻棠不意外对方这份特有的执着和坚持,反而很是贊同。她现在才明白过来,小提琴家见面后提出的交换联繫方式到底是因由为何,后来对她的态度又是为何……
一切都因为他俩的确曾经有过交集。
说不准以后还能见面?
再见面的时候,自己就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一般人之间来往,最重要的是要能懂得彼此介意和在意的点,志同道合的同志之间总是好说话,好相处的。
喻棠在电脑面前回忆了一会儿,这才无奈地笑着关了电脑,心情相当轻松愉快,坐到钢琴旁随手来了一曲。
北城正式入夏以后,日常空气里开始带着丝丝热度。
薄氏在网际网路产业上的大动作即将尘埃落定,薄越忙得昼夜颠倒,期间飞了一趟美国,呆了几天后,又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公司,仿佛铁打的人,不知疲累。
“这是薄总吩咐带给您的。”
薄越秘书是个常年一丝不苟的刻板男人,此刻站在喻棠的办公室内,眼下一片青黑,极努力地掩饰那份疲惫。
商业金融就是都市丛林,薄越手下得力的助手大体也都是这个层面的胜者,在领导者的指挥下奋勇拼杀,助手片刻不休息,为首的自然也不可能停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薄越从美国回来,一样是什么都不忘记,百忙之中还专门挑选了小礼物。
一张出自阿格里奇之手的萧邦前奏曲黑胶唱片。也不让人意外,毕竟这个男人对于萧邦的偏好从未遮掩过。
那个人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秘书先生不动声色地皱眉捏了下额角,喻棠沉思片刻后,注视着人道了谢,一直到人影模模糊糊消失在楼梯口,才拿出手机,想了一下。
喻棠:你在北城了吗
薄越的时间比普通人不知道宝贵多少,她也不指望对方能够立刻回复。
然而消息来的很快,几乎没什么间隔,上方就出现了一行“对方正在输入……” 的显眼提示。
薄越:嗯
应该是顿了一两秒又补充一句发过来。
薄越:我回来了
有种交代汇报的感觉。
喻棠手指在屏幕上方悬空几秒,盯着这句话想了想,脑子里是刚刚秘书先生离去时有些虚浮的脚步,颇有些无奈地敲下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