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文娱:1990 > 第34章 病急投对医

第34章 病急投对医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其实马原之所以要叮嘱阎晓铭,要多听听张延的意见,主要是担心阎晓铭和导演串通一气乱改剧本。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在电影圈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至于‘什么意外收获’云云,不过就是随口一说。


    可让马原没想到的是,竟然真有意外收获,而且还来的这么快。


    他挠了挠头顶的地中海,再次感慨道:“作协里面有能人啊,可惜他现在是津门文学的台柱子,而且是刚刚调过去的,不然把人挖到咱们电视台就好了。”


    说到这里,马原忽然突发奇想:“对了,你们说能不能让这位小张作家,也给咱们的三产企业也出出主意?”


    “这……”


    阎晓铭欲言又止。


    陈志朋则是一如既往的快人快语:“马台长,您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咱们那几个三产企业纯粹就是产品力不行,去年又不是没打过广告,结果呢?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陈志朋在电视台是出了名的年轻有才,这两年在广告业务上也是一枝独秀,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个复职,就是因为嘴上没有把门的。


    但这话虽然不中听,却说的是大实话。


    电视台的三产企业确实不争气,或者说不只是电视台三产,全国的三产企业就没几个好的。


    三产企业最初是国营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子弟就业问题,开办的附属企业,普遍人员臃肿、技术含量低下。


    随着这两年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它们论质量比不过国营大厂,论价格又拼不过乡镇企业,经营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当中。


    这是从根儿上出了问题,即便电视台想了很多办法,三产的窟窿还是越来越大,偏偏涉及到各方利益,又不能一关了事。


    “先试一试嘛。”


    马原虽然也觉得不怎么靠谱,但做领导的金口玉言,怎么能因为下属几句话就改弦易张呢?


    所以他坚持道:“你们先跟小张同志讨论一下,如果他真的能想出好主意,有什么不违反原则的要求,咱们都可以答应。”


    顿了顿,又道:“在电视剧里打广告这件事,我原则上是赞同的,但不能太多、太明显,否则让人挑出毛病来也是个麻烦——这样吧,我回头向台长汇报一下,研究看看这个尺度怎么把握。”


    这也算是给了广告部一个甜枣。


    于是阎晓铭和陈志朋,再次回到了会客室。


    张延正跟魏立本天南海北的瞎侃,见这两个正主终于回来了,他忙起身问:“阎主任,敢问咱们制作中心,对拍摄流程有什么具体规划没有?”


    其实他更想问选角的事情,但总不能一上来就喧宾夺主。


    “这个么。”


    阎晓铭随口打了个官腔道:“咱们这部电视剧很受上面重视,所以具体拍摄流程需要仔细研讨后才能定下来——到时候我们肯定也会和张老师你进行沟通的。”


    说着,斜眼看向陈志朋。


    他对马原拍脑门做出的决定并不感冒,所以就希望陈志朋出面转述。


    但陈志朋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阎晓铭不由暗暗后悔,刚才真该带魏立本一起去的——可带走了魏立本,谁来招待张延呢?


    最后,他也只能将马原的想法,跟张延简单的说了一遍。


    然后又提前找补道:“我们马副台长也就是随口一提,就算想不出办法来也没关系。”


    张延暗暗盘算了一下,觉得这倒是个扩大自己话语权——就算最后没能帮上忙,也可以预先为‘寻人启事’做个铺垫。


    于是他爽快道:“这还真巧了,我正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该怎么张嘴呢。”


    还真有要求?


    阎晓铭微微蹙眉,正想询问张延想要什么,就听张延又道:“能不能先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咱们电视台三产企业的情况?”


    阎晓铭就没急着开口,而是转向了魏立本。


    作为办公室副主任,魏立本对三产企业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即就给张延简单介绍了一番。


    到底是直辖市的大单位,津门电视台单只是三产企业就有四家,规模比较大的也有两家。


    张延简单在纸上记录了一下,听到其中还有一家方便面厂,不由诧异道:“方便面厂也亏损了?”


    在他印象中,方便面算是紧俏商品,至少恒江本地的方便面厂就活的相当滋润。


    “津门这边竞争比较激烈。”


    魏立本叹气道:“本地就有好几家,再加上京城的、河北的,甚至就连东北的方便面厂都想来掺一脚,市面上的方便面品牌,林林总快有小二十家了。


    偏偏咱们光明面粉厂买的是二手老机器,口味上稍微差了那么一点,价格上也……你知道的,毕竟是三产企业嘛。”


    是啊,毕竟是三产嘛,倒也并不足奇。


    张延接受了这个解释,然后又对魏立本道:“魏主任,您能帮我找几袋光明面粉厂的方便面吗?”


    “有有有。”


    魏立本忙道:“咱们电视台食堂就有,屯了一百多箱呢。”


    陈志朋在一旁小声吐槽:“卖不出去的玩意儿,可不就只能推给咱们了,年底估计又得一人一箱当奖金发。”


    要是白给的也就罢了,问题是他辛辛苦苦拉广告费赚来的钱,有一多半都填了这几个三产大窟窿。


    “那咱们就去食堂瞧瞧。”


    张延如此提议,其它人自然也不会反对,于是一行人就转到了电视台食堂里。


    “呦,魏主任,您怎么这时候来了?!是不是要安排……”


    在这里,办公室副主任魏立本的面子,显然比阎晓铭这个正牌子主任更大,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嘛。


    “今儿是有正事!”


    魏立本打断了大厨的话,板着脸道:“方便面呢,拿几袋出来。”


    “就光明面粉厂生产的那些?”


    “对。”


    大厨有些莫名其妙,一般人对方便面感兴趣也就罢了,但这几位中层领导又不是没吃过见过的主儿,怎么突然就想起这一口来了?


    不过他还是很快取来了几袋方便面,张延拆开后发现里面就只有一个粉包,再随手一掰,面还有点发潮。


    发潮是这年头方便面的通病,虽然不影响食用,但味道肯定要打个折扣。


    张延感觉未来应该是有办法避免的,但这不是他现在要关注的。


    他自顾自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厨师们还以为是来检查卫生的呢,鸡飞狗跳的紧着清理。


    主管食堂的领导,也很快闻讯赶了过来,对魏立本就一通埋怨:“老魏,你这下来检查也不通知一声,你叫我……”


    “不是来检查的。”


    魏立本简单解释了一下,这才散去了紧张的气氛。


    有厨师不屑道:“就光明面粉厂生产的这玩意儿,要我说狗都不惜的吃——压根没救,还是早点破产算了。”


    “你说得轻巧。”


    魏立本恼道:“厂里一百多口子人你给安排啊?!”


    这时张延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从调料架上拿起个塑料袋。


    魏立本凑过去一瞧,原来是津门本地产的蒜蓉辣酱。


    张延用剪刀剪开扣子闻了闻,不是特别满意,于是又对魏立本道:“能不能炸些肉末酱,里面放一点这种辣酱,再放点普通大酱,但不要放太多。”


    魏立本见他似乎真有主意,连忙吩咐厨师们动手油炸了些肉沫。


    张延又亲自动手泡了两袋方便面,一份就是原汁原味,一份在里面放了刚炸好肉末酱。


    领导面前,厨师们自然要显一显手艺,那肉酱炸的香气四溢,肉沫在方便面上堆起座‘小山’,闻着看着就觉得有倍儿食欲。


    但阎晓铭质却忍不住疑道:“这么弄当然好吃,可这肉钱都比方便面贵了,再说这也不方便啊!”


    “那就尝试用便宜的方法调出类似的味道!”张延大声道:“然后仿照粉末包再弄一个肉酱包,用重油重香去遮盖面的缺点,提升口味和香味!”


    后世的方便面张延当然没吃过,但却在梦中见过方便面的广告,刨去那些大鱼大肉的虚假宣传,现在的方便面和未来的方便面,有着一个相当明显的区别。


    那就是调表包的多样性。


    这年头通常只有粉包,最多再给个蔬菜包,却没见过后世那种酱料包。


    而听了张延的说法,阎晓铭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个厨师激动的一拍大腿:“对啊,这不就是咱们常用的法子吗,那些死鱼烂肉就得用重油重料……呜呜~”


    大厨一把捂住他的嘴,回头对魏立本讪笑道:“您放心,领导吃的都小灶,肯定没……呸,我是说压根就这回事儿,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魏立本现在根本顾不上这些,他也已经回过味来了,激动的扯着张延道:“张作家,果然大才啊!走走走,咱们赶紧给马副台长汇报去!”


    【ps:90年代初,方便面就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了,全国各地到处是方便面厂,稍微大一点的地级市都有自己的方便面品牌。


    等到92年某师傅红烧牛肉面横空出世,带着肉酱包进入内地大杀特杀,这些厂子就开始成片成片的倒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