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56章 立碑

第56章 立碑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四里八乡的石匠们来了十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大师傅。


    每人带上两个徒弟打下手,加起来就是三十人。


    因为天气开始热了,易中海两口子工期又催的急,稍微远一点的石匠们自个带上工具和被子,在村里随便找一家空柴房或者库房借住。


    给坟头立碑不单是立碑,在水泥紧俏的年代,整体要用不少石头。


    这次易中海没有自作主张。


    先问了大爷爷定下来的日子,宜动土、迁坟的日子就在四天后。


    大爷爷把立碑动坟的禁忌跟易中海一一细说。


    “首先,一定要配对埋葬,这是忌讳淫乱,乱了伦理,你家的坟头埋葬的时候都已经注意了。”


    “后人埋在先人后面,先按辈分往后排,就比如你太爷爷他们那辈,埋在最前面,后面是你爷爷奶奶,再接着是你父母叔伯,后边是你兄弟姐妹和嫂子,最后才是孩子们。”


    “夫妻一定是埋在一起的,这不能混淆,不能把你嫂子埋在你叔伯身边。”


    “这些当时就订好了。”


    大爷爷喝了一口茶,摸摸胡子。


    “其次,立碑最好在三周年后,这十几年过去了,不提也罢。”


    “接下来就是立碑禁忌了。”


    “墓碑一定要选黑色或者灰色的,毕竟坟地属阴。”


    “花岗岩,或者水磨石,黑曜石都行,这点石匠们会帮你选,你只要花钱买石料就行。”


    “一般来说清明和七月半立碑是没什么禁忌的。”


    “现在是五月间,阳气正盛的时候。”


    “立碑在过去有【三不立】的说法。”


    “【无后不立】:这就是说在过去没有后代你是不能给长辈立碑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都无后哪有资格给长辈立碑?”


    “你没有后人香火都要断了,立碑给谁看?”


    “这不是立下的靶子吗?”


    “别人一看到那一片墓碑,就能想到你无后,你要活在乡亲们的指责里?”


    “要搁过去,村里人肯定会阻止你,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讲究这些,再说了,你大老远的回来,不让你立也说不过去。”


    “你回北平城一定要记住,这次回来就是修坟的,没立碑,不然还不知道别人咋笑话你,那北平城里好面子和讲究礼仪的人可不少。”


    “第二个不立,【横死不立】,就是非正常死亡,这立碑就犯忌讳了。”


    “毕竟横死之人冤孽大,说封建一点的,就是不详,坟地怪事,多光明正大的立碑,大家伙儿咋想?”


    “而且墓碑上还要刻上墓志铭的,横死你咋写?”


    “留在碑上,那么显眼,走过路过的,能记住几十年,这对死者家属是多大的打击?”


    “本来就够不幸了,你还立个碑在那,天天说?”


    “也幸好你立碑后要回北平,你要是留在村里,我都要阻止你立碑,一旦立下你们以后几十年不得活在别人指指点点中?”


    这说的易中海冷汗直流,幸好当时没到处说,知道的人不多,同时易中海对后院龙老太太也一阵埋怨,这些事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


    【三不立】,易中海犯上两件,真是不懂行,说出去都丢人。


    这是要彻底断掉自己回老家养老的退路啊,碑一旦立下,明晃晃的提醒着自己和村里人,自己不孝,家人横死,说迷信一点,祖宗无德,后辈无后。


    可是现在都准备好了,动用了这么多的人情和钱财,难道还能放弃了?


    村里为什么也没人提醒?


    因为他易中海自个兴冲冲的跑回来,四处宣扬要立碑,村里又没了他的财产,回来又是一副财大气粗,衣锦还乡,生人勿近的样子,明显就是发达了,不打算回来,这立不立有啥区别?


    易中海咬了咬牙,低沉的问道:“第三个呢?”


    大爷爷人老成精,岂会不知道易中海此时心里有气?


    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第三嘛,就是【夫妻不立】,两口子有一人去世,另一个给立碑像啥话?”


    “立碑是子孙后代干得事,是要写墓志铭的,你给另一半咋写?”


    “必须要等到夫妻双方都离世了,三年后,才盖棺定论立碑。”


    “这点你们不在里头,无须担心。”


    易中海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歹不是三不立全占,不然真的没法做人了。


    “大爷爷,那还有什么准备吗?”


    大爷爷停顿了一下。


    “这立碑啊,不单是立碑,还要起坟头,讲究一点的,用青砖加盖,一般的,把坟头的土加厚就是了。”


    “墓碑一定要跟坟头里的棺材方向一致。”


    “并且还要给墓碑加上同样材质的石头基座,防止墓碑移动,下沉。”


    “坟前,碑前,一定要记得找平,用大理石或者水磨石铺垫,做祭台,祭场,当然用青砖也行。”


    “坟前一定要栽种松柏,这寓意着祖宗保佑后代如松柏一样,家族长青。”


    “一般都是清明前后,你这走的急,到时候一并栽了就行。”


    “还有碑文,这一定是重中之重。”


    “碑文阴刻,石匠们都懂。”


    “写碑文一定要注意。”


    “碑文分为抬头、正文、落款。”


    “抬头写死者生前职业,经历,生卒年月。”


    “正文写立碑者与坟墓主人的关系,比如【先考~~大人之墓】,【先妣~~大人之墓】。”


    “落款写立碑人跟墓主人的关系,姓名,立碑时间,比如【不孝儿~~,立于~~】,可以加上还活着的后辈名字。”


    “可以加字,减字,但必须是五倍加一,6个字,11个字,16个字,21个字等。”


    “你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婶婶等,你可以立,并且落款。”


    “你兄弟姐妹们,一定要请你的晚辈立,可以找其他房的侄子,请不到自己立也没人说什么,顶多就是说你家香火不盛。”


    “至于你侄子侄女们,都还没成年,就不立碑了,坟头好好修一修就行了,没有长辈给晚辈立碑的说法。”


    “碑文我也帮你写了吧,你把家人姓名,生卒年月,经历,职业,跟你的关系写一份给我就行了。”


    弄清忌讳和流程之后易中海两口子就开始准备。


    李兰找人帮忙扎纸人,纸屋,纸轿,纸马,纸花圈等,还要采购石匠师父和帮忙的人吃席的食材。


    易中海联系青砖,青石,花岗岩,松柏等材料。


    在石匠师父们紧张施工下,包括爷爷,太爷一辈的27块墓碑全部在四天内雕刻完成,需要塑形,平整,打磨,刻字,在手动工具下短时间内完成,确实不容易,一般来说从石材到墓碑,最起码要十天。


    全部雕刻完成,此时易中海从请假第一天算起,已经过了15天,这就意味着,必须在两天内把墓碑立好,然后就要回北平城。


    墓碑雕刻好的第二天一早,一群人抬着墓碑,砖石,扎纸,纸钱,贡品等物件,浩浩荡荡的往坟地走去。


    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到了坟场,易中海动手,每个坟头添上三铁锨土。


    然后砖瓦匠们带着乡亲们帮忙砌坟头,石匠们带人平整坟前祭场,立祭台,树碑。


    剩下的人,跟着易中海每个坟前左右栽上两棵小柏树,挖深坑,浇水,保证存活。


    中午回去吃了一顿便饭,下午继续。


    整整忙了一天,除了子侄辈的,所有坟前全部修理好了。


    平整宽大的坟前祭场,耸立的墓碑,摇摆的柏树,乌青的坟头,远远望去,庄严肃穆,豪华大气。


    在乡亲们恭维声中,易中海两口子挨个坟前烧掉扎纸用品和纸钱,放掉一挂鞭炮。


    太阳快要落山了,所有人才返回大爷爷家。


    感谢宴席摆了四桌,热热闹闹的,吃完酒菜,纷纷散去。


    女人们收拾碗筷,男人们还桌椅。


    晚上忙完了,易中海找到大爷爷说道。


    “大爷爷,明天去一趟丈母娘家,后天就坐火车回北平了。”


    “昨天我二舅子回来了,我大舅子过来找了我一趟,我让他们抽空帮忙把火车票买了,后天一早动身。”


    “您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大爷爷定定的看了看易中海,“没什么交代的,去了北平城,一定要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做人。”


    “早点治好李兰身体,生个孩子也好让我们安心,你们六房香火不能断了。”


    “前几天说是过继一个易家孩子给你,你不让,也不知道你在琢磨什么。”


    “自家孩子啥人品我们还不了解?”


    “随你怎么折腾,我是管不了你了。”


    “只要在外面不做伤天害命的事,不丢了易家的人,随你。”


    “一个个的,年龄大了,心眼也多了。”


    易中海听了惭愧不已,听老爷子的语气,这是知道自己要跟村里断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


    光一个立碑三不立,就犯两个忌讳,在村里待不下去的。


    留在村里就是笑话,坟地、墓碑修的多显眼,就得有多丢人。


    易中海别过老爷子,心事重重的睡觉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