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推背图金圣叹批注版本>推背图第十七象 庚辰
推背图第十七象 庚辰
谶 曰
声赫赫 干戈息
扫边氛 奠邦邑

颂 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
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注解:
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推背图网解:

解图

第十七象之图,一位天子立于大河西北,面向东南,一位胡人挥双手于脸前,象在主动说:“我不打了,我不打了。”含有谶颂之意。
那位天子应是宋真宗赵恒,真宗于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二十日御驾亲征,廿六日次澶州南城,并过黄河,幸北城。廿八日,真宗移御北城行营。十二月初一,辽使韩杞入对于行宫之前殿,因非京城,所以图中真宗是立于大河西北,面向东南以接见辽国议和使者。
那位胡人应是辽圣宗耶律隆绪,闰九月初,辽圣宗与萧太后大举南下,举国入寇,因攻城不顺,遣小校李兴等四人持信箭以王继忠书送给石普,转呈真宗,以修旧好。此后边打边议和,先遣左飞龙使韩杞持国书与曹利用俱还,和议定后,又遣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国书拜见真宗。真宗回銮,辽圣宗又遣其西上閤门使丁振奉誓书来上。
辽宋议和,是辽国主动要求议和,所以图中那位胡人挥双手于脸前,象在主动说:“我不打了,我不打了。”真宗见其畏威服义,就退让一步以息战安民,遂达成澶渊之盟,以轻薄之贡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日寻干戈,岁有劳费之忧。

解谶
声赫赫,干戈息: 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廿六日,銮舆次澶州。宋真宗登澶州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辽兵目睹此景,更加怖骇。此即“声赫赫”。
十二月初四,曹利用至辽寨,与辽主及萧太后议和,答应遗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和议始定。之后,宋辽使者往来洽谈盟约细节,辽军班师回国。初九,真宗作《回銮诗》,十九日,銮舆回到京师。宋辽两国平息干戈。
扫边氛,奠邦邑: 边氛,指边地灾祸凶气,比喻边寇。奠,本义是设酒食以祭,这里指稳固安定。邦邑即封地,这里指国家。此句意思为:在宋真宗的正确领导下,边寇被扫地出境,国家稳固安定。
解颂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此句意思与“声赫赫,干戈息”相似。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銮舆北巡,宋真宗御驾亲征。廿六日,真宗刚刚渡过黄河,登上澶州北城门楼,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平民百姓欢声雷动,一齐讴歌天子亲征的壮举。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完全女,是“宼”字,“寇”在当时写作“宼”。
寇淮拜相之前是三司使、兵部侍郎,为国家理财,善于筹划。在辽师南下及辽宋议和过程中,幸亏有寇淮运筹帷幄,激励群臣,特别是召见曹利用,定下三十万上限,既能满足契丹之欲,又能减轻宋国财政负担,恰到好处,实为天启灵感、灵光突现,稍纵即逝的灵感被其牢牢抓住了,所以能在议和时奏得奇功,化干戈为玉帛。
 


本章节地址:https://www.zangdimima.cc/tuibeitujinshengtan/17327.html

如果您喜欢本站,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方便您阅读本站小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