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推背图金圣叹批注版本>推背图第二十五象 戊子
推背图第二十五象 戊子
谶 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离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 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 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注解:
此象主元太租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推背图网解:
解图
第二十五象之图,左下西南角画一把大铁斧,斧柄共十段,指向右上东北角,含有谶颂之意。
这把大铁斧应当是砧斧,即古代杀人刑具,斧背非常平整,如同砧板,斧刃是圆弧形,如同钺,所以是砧斧。
斧柄共十段,表示大元国自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历十世。斧为铁,柄为木,斧背如砧板,砧与真同音,所以全图暗含“铁木真”三字。
斧柄指向右上东北角,斧头在左下西南角,表示大元国起源于东北斡难河,向西南一带征伐,一直征伐至安南、爪哇而止。
从斧头到斧柄,铁转而为木,表示元世祖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国与之前的大蒙古国截然不同。大蒙古国如同砧斧,征伐四方,以征服为事,而大元国在混一区宇后,海纳百川,积极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借助蒙、汉、回回等各族贤士经纶天下,偃武修文,复兴国学,培养人材以弘治道,使南北文明渐进融合,各民族团结安定,天下大治。所以从大蒙古国到大元国,铁转而为木,征服变为繁荣,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解谶
北帝南臣,一兀自立: 一兀:指“元”字。咸淳七年(1271年)十一月十五日,蒙古主忽必烈采纳太保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此即“一兀自立”。
德右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元伯颜进次皋亭山,宋太皇太后谢氏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奉上传国玺投降。伯颜接受降表,派遣使者召陈宜中出议受降事,又派囊嘉特奉传国玺、表赴上都。南宋朝廷不战而降,向北方大元皇帝忽必烈投降称臣,此即“北帝南臣”。
斡离河水,燕巢捕<麦戈>: 斡离河:指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东北部肯特山东麓,向北流经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后,流入黑龙江,全长808公里。“离”字与“难”字非常形近,不直接用“难”字是表示暗喻之意。燕巢:即燕子的窝,比喻栖身的庐舍,这里指大蒙古国发源地斡难河畔。<麦戈>:此字为今典所无,但根据其字形,左麦而右戈,当为收割庄稼之意,与“刈”字同义。捕刈,即指捕杀。
开喜二年(1206年)春天,孛儿只斤铁木真会集诸族酋长,各以旄车载湩酪,宴于斡难河上。诸族酋长上铁木真尊号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从斡难河畔出发,征伐四方。成吉思汗说:“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地。”一生先后征灭四十国。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其奇勋伟迹甚众,可惜当时史官不备,多失于记载。此即“斡离河水,燕巢捕“麦戈”。
解颂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鼎足:指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西夏和金国。须臾:片刻。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与西夏和金国三足鼎立。在成吉思汗的强劲攻势下,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快被打破,蒙古大军如狼似虎,西夏和金国则象老鼠一样不堪一击,胜负立判。嘉定八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取金中都,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征灭西夏。此即“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北关:国家北面的关隘。锁钥:指军事重镇,出入要道,比喻防守。五五:指“十”。
元世祖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打败其弟阿里不哥,成为大蒙古国第五位大汗后,发现大蒙古国已经在事实上分成了五大块,即:自己的蒙古本部、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金帐汗国。忽必烈南下征宋,于咸淳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建国号为“大元”。 大元国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建立了大一统帝国。在忽必烈的英明领导下,南北文明渐进融合,各民族团结安定,天下大治。
大元国北面的关隘虽然防守牢固,没有外侵之患,但也只能享国十世。根据《元史?本纪》,大元国自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十世。其中,阿速吉八即位时间太短,尚未来得及发号施令,没有被广泛承认,也没有单独列为本纪,所以不能算一世。此即“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本章节地址:https://www.zangdimima.cc/tuibeitujinshengtan/17343.html

如果您喜欢本站,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方便您阅读本站小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