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大小姐的贴身安保 > 第275章 业内交流会

第275章 业内交流会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个我理解。”苏浔说。


    “你听我讲,不是那么回事儿。”


    德子告诉苏浔,他的养鸡事业,可以说经过了绝不少于唐僧师徒三人,所经历的九九八i一''难。


    “你做市场的最清楚了。”德子说“鸡场好容易开始产蛋了,我往咱们绿山商场这些大店送货,根本没人搭理你。不是要这卫生检疫证,就是要食品流通许可证。都给他交到手里,就让我回家等着去。”


    “理解,这些卖场采购德行都差不多。欺生,欺小。”


    “我那养鸡场条件简陋,没有什么存储鲜鸡蛋条件。”德子说“产蛋高峰期,指着小商小贩批发那点儿量,根本不解决问题。逼得我实在没办法,张嘴求了咱们这个‘无冕之王’当记者的同学。”


    “求她就对了。尤其像咱们绿山国营大商场领导,认这些大记者。少给他们添乱,多给他们歌功颂德。


    “我也是这么想的,甄玲玲有这个能力。”德子苦笑了一下“你猜她当时怎么回应的我?”


    苏浔摇了摇头。


    “他让我掏一笔钱,到他老公广告部打半个月广告,说只有这样宣传一下,她才好张口,帮我把鸡蛋送到绿山各大卖场里去。”德子蹲了下茶碗说“那会儿我可是山穷水尽,就差找根绳挂树上去了。”


    创业难,尤其是德子单枪匹马在乡下开养鸡场,一个人要建设,饲养,销售一肩挑,那就难上加难。其中辛苦绝对可以想见。


    “那都过去了。”苏浔安慰道“毕竟她甄玲玲良心未泯,还是做了件好事,让你出头,见了天日。”


    “可笑又可悲。”德子说“有些人话说得很过分,说‘绿山日报’只看天气预报,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就天气预报还靠点儿谱。”苏浔笑了笑。


    “真是这么回事儿。”德子说“前段时间外地‘禽流感’爆发,我这个养鸡场一下子火起来了。每天小贩派车长队来拉鲜蛋,价格不是一天一个价,是一会儿一个价。”


    “有一天,甄玲玲不请自来。我也没空搭理她,她是拿着照相机拍了个一溜够。也没跟我聊上几句,就走了。”


    “然后你的长篇报道就出炉了?”


    “就是。等养鸡场员工把报纸拿给我看,除了那几张照片,我认得出是我和我的养鸡场,报道的内容,我觉得说得是另外一个人,跟我一点儿关系没有。”


    “甄玲玲可跟我说你可为绿山平抑鸡蛋价格,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市里给你封了好多荣誉称号。”


    “别提了,我算是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了。”德子说“没这篇报道我的鸡蛋是随行就市,哪个批发商,小贩给的价格高,我就卖给谁。甄玲玲胡编乱造的报道一发表,好家伙,我都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哪个领导都到我的养鸡场来了。”


    “最可气的是‘绿山商场’这些牛逼哄哄的经理,跟着我的屁股后面求我。倒不是我在乎那几顶虚头巴脑的‘大帽子’;后来我也想通了,老百姓不容易,我也就把鸡蛋按照平价,还是发给了他们。”


    “少赚了些钱,但对你将来的事业还是有好处。”苏浔说“就算甄玲玲歪打正着吧。不算坏事。”


    “我很清楚,就是热闹一阵。现在需要我这个‘鸡司令”又是授予称号,又是奖章的。”德子摇了摇头“绿山指着我这个小养鸡场,到头来还是解决不了禽蛋供应不足的问题。”


    “咱们新市长魄力十足,这个对他来讲不会有什么难度吧?”苏浔说“上回回来看见机场路,百万美金建的大玻璃球;这回回来又看见了‘海星广场’汉白玉华表,都是大手笔。小小鸡蛋能难得住市长?”


    “我毕竟在市府做过。”德子说“领导的思路和我们百姓那可不一样。新市长要展现给世人流光溢彩,现代化的绿山,这些边边角角的事儿,未必在他的日程里。”


    “你想想看,我这么一个小养鸡场,就折腾我了这么多年。在老百姓眼里的大事儿,做起来既麻烦,又很难一下子出彩儿。”


    “德子,你确实不适合在政府机关工作。”苏浔边笑,边点头。


    “知道你回来了,就想见上一面。”德子说“还有件事想和你商量。我知道你和陈光关系不错,也帮了他的忙。但我总觉得他在甄玲玲老公那做太憋屈。”


    “这是权宜之计,我也想过。”苏浔答道。


    “你可以问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干。”德子说“我的鸡场马上要扩建,也准备招一些管理人员,他要有意就来找我。”


    “好事儿,我跟他说说。”


    走出茶楼,德子指着萧条的天津街感慨道:“绿山就是绿山,干嘛非得喊出‘北方香港’来。我不是不看好新市长的宏图,而是觉得咱绿山上上下下养成了惯性思维,非得跟着令旗摇旗呐喊。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能动性。”


    “你瞧着吧,再来一个市长换一个口号。绿山人又得重新找北!”


    德子说得也许没错,但他能改变的也只有把自己的养鸡场扩大,让母鸡多下几颗蛋而已。


    苏浔急着赶回销司,是想让丛辉早点儿回***家中休息几天。在一起共事久了,苏浔对丛辉家境多少也有了一些了解。


    丛辉家在湘西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据他自己说,祖上曾出过不少科举功名的读书人。老家村前直到现在,还立有一块不知哪个朝代敕造的大牌坊,表彰丛家一位高祖状元及第的高光历史。


    丛辉有读书遗传基因,升学之路顺风顺水,一直读到研究生学历。毕业后便被跨国大企业“宝洁”录用。


    有时候人的外在表象,很可能掩盖了他最隐秘的,恰恰相反的心理密码。苏浔去过湘西一带,那里民风淳朴,甚至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村落山寨,人们的精神面貌,无不凸显纯农耕时代天然的一面。


    在美企“宝洁”这类洋企业浸淫,丛辉和许多来自乡下的年轻人一样,更容易习得本不属于他们的言谈举止做派。处处表现出“西洋景”“洋人范儿”。


    丛辉这类农家后生,在特定环境下,迅速蜕变成“类洋人”的过程;很像是自身都不甘自己外表丑陋的毛毛虫,破茧为蝶,让自己有一副华丽的外表骄傲示众,来掩饰本来遭人歧视的出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